把球又给踢回来了,林昉准备接球,踢皮球不是他的作风,林昉说:“现在厂里最少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给合作什么条件?如果买断酒厂和土地使用权,需要多少资金?”
林昉今天就是想拿到镇里的合作条件,否则来这一趟意义不大,他不可能天天来三江镇和镇里县里谈条件的,一两次把条件谈好,剩下就是一些操作细节的事情,这让舅舅一家去做就行了。
而且这次来之前所有人都知道己方准备的三个方案,以及各自的角色扮演。李岳山今天就是当和事佬的,林昉负责主谈,程懋成是来评估外商和华侨投资的可能性,丁成钢和刘蕾是来撑场子的。林昉已经让李岳山和刘蕾,把丁成钢和丁媛媛身份透露给镇里。
不过在参观酒厂时,黄长发已经向刘蕾打听了众人身份,刘蕾也没隐瞒地告诉了他。他现在非常紧张,既担心对方给的条件太低,不好向上交代,又怕如果这次投资谈得不好,自己未来前途堪忧。
黄长发、叶毅升、廖海星三人相互看看,并没有马上回答,林昉看了一眼程懋成和丁成钢,俩人秒懂,程懋成说道:“黄镇长、叶主任、廖厂长,你们打算给别人什么条件,就直说,也不用考虑什么身份呀,关系这些问题。”
丁成钢说道:“三位不用担心,说实话就是了,我来之前我爸说了,原则就是帮酒厂解决困难,在这个基础上给予投资的企业一定支持。”
三人听到这话心喜,黄长发说道:“其实不瞒诸位,来镇里谈投资的不少,给的条件或高或低,有本地的老板,也有外地的老板。但是我们是被搞怕了,常言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些老板给的条件很好,我们却不敢答应,就怕对方有什么猫腻或者后面要搞事情。李总,我们是了解也是熟悉的,李总人品医品在县里,是没得说的。并且他们也曾经做过酒,尤其是药酒,也是曾经比较有名气的,只是后面历史原因导致现在不再做酒了。那么就实力来说呢,李总是弱了一点,当然我是说经济实力。但是李总我们最希望他来投资,哪怕我们的镇里多付出一点,我们也是希望能和李总合作。”
黄长发说了一通开场白,喝了一口水,继续道:“我们现在最低的条件是出资200万,还110万的外债,剩余90万用于生产和厂里改造。镇里给予投资方10年的承包权,10年内不需要上缴利润,但要正常缴税,还有工人最好要全部留下。当然如果李总有资金,或者几位帮李总找来投资人,希望能出资350万,镇里给予投资方20年的承包权,其中100万上交给镇里,其余资金用于还债,搞生产和解决部分职工住宿问题。几位,你们看这条件有没有意见?”
既然对方开出了条件,自己要给对方明确的回复,林昉不喜欢在一个自己已经有具体办法的事情上,再拖拖拉拉地来回磨,承包方式不是林昉想要的,要不合资,要不买断。
于是林昉问道:“请问黄镇长、叶主任、廖厂长,目前有没有对酒厂资产做过评估?”
廖海星回道:“前阵子,县国资委请市县两级审计局和评估公司,做了评估,酒厂土地、厂房、办公楼、生产设备加上办公设备和原材料,资产价值一共是440多万。如果是整体出售,这个价格肯定是不够的,否则谁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林昉是知道这家酒厂最终卖给私企的价格,就是500万,但是他还是要装作不知道,先了解一下资产评估的情况。
来之前他和父母、舅舅已经沟通过了,这厂如果在500万以内买下是赚翻了,就土地也不止500万,仅把土地开发成住宅小区至少能赚到2000万。当然不是现在就开发,要等上几年,至少房价涨到1500元每平方以上,如果等10年再开发那赚得更多。不过可能用不了10年,三江镇就要旅游开发了,由于林昉的穿越过来,三江镇的旅游开发还有可能再提前。
林昉回道:“三位,我们开一个条件,准确来说是三个方案,你们看看行不行,也不用这么着急回复我们,我也知道不管今天大家谈的是什么条件,你们都需要上报到县里,让相关部门和领导商量后,才能给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