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这才想起来,这里是大明,并没有报纸这个物品。
朱雄英看着她清澈的眼神,微微思索后,耐心解释道:“妙锦,‘报纸’是我所想的一个新事物。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可以定期发布各种新闻、时事的书面材料。我们将它印刷成册,广泛传播。它不仅仅是传递关于朝廷的政令、法规,也可以包含民间的声音、重要的社会事件,以及外界发生的重大新闻。它能够快速传播信息,帮助百姓了解朝廷政策,了解时事变化。还可以附带一点民众认字扫盲的功能。”
徐妙锦听得出神,显然这对她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她抬起头来,认真思索了一番,缓缓道:“如此说来,这‘报纸’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外界的事物。那么,若是要办这‘报纸’,是否需要庞大的资金和资源?”
朱雄英点头,神情略显凝重:“没错,办报纸的确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印刷和流通方面的费用,初期的投入会比较大。不过,我有信心,只要操作得当,它必定会为朝廷、百姓带来巨大的好处。”
徐妙锦沉默了一下,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没钱,这‘报纸’是否难以推进?”
朱雄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也不一定,我们还可以找冤大头,不过,现在这个冤大头是我爷爷。后期嘛,自然有其他冤大头出钱。”
徐妙锦眼睛一亮:“敲诈陛下?这天下也就你敢敲诈陛下的钱了。”
朱雄英点头:“是的,不仅仅要敲诈爷爷的钱,还要得到爷爷的支持,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增强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毕竟,爷爷的支持,对任何事物而言,都是最有力的保障。”
徐妙锦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朱雄英所说的利弊。她抬起头,看着他,缓缓说道:“若如此,或许可以尝试。”
朱雄英见她点头,心中一喜,便继续道:“我欲借此机会,掌握舆论之权。如今,舆论多掌握于文官与世家之手,若能夺回此权,便能更好地引导民心,促进朝廷与百姓之间的沟通。附带给百姓扫盲认字。”
徐妙锦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殿下所言极是,掌握舆论权,确实能为朝廷与民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于是朱雄英与徐妙锦在书房中讨论关于报纸的构思,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入室内,映照在两人的脸上,仿佛为这段新旅程增添了一层温暖的光辉。两人相视微微一笑,徐妙锦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徐妙锦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几分温柔:“殿下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我自当竭尽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掌控天下舆论,徐妙锦自然知道报纸的重要性的。
朱雄英也知道,所以,这种事情交给自己的妻子……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默契已然形成。朱雄英心中暗自感慨,徐妙锦不仅是他未来可能的妻子,更是他的得力助手。此时,书房内的气氛愈发温馨,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然而,朱雄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尤其是向朱元璋复命的事。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索:“我是时候该告辞了。”
“妙锦,我该回宫向爷爷复命了。”朱雄英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
徐妙锦微微一愣,随即点头:“殿下,既然如此,那妙锦就不留殿下了……”
“我走了,保重。”朱雄英轻声说道,语气中透着几分关切。
“殿下一路顺风。”徐妙锦微微一笑,目送他离去,心中对未来的期待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