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咱大孙就是强无敌(1 / 2)

朱雄英目送朱棣与晋王的身影消失在营帐外,寒风呼啸着灌进帐内,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转身回到营帐中央。

烛火在风中摇曳不定,映照着他那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面庞。

与鞑靼、瓦剌的这场战争已暂告一段落。

下面就需要安排后面的事情了。?稍作思索,朱雄英唤来传令兵,语气沉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张玉部,令其带兵前往开平,监视鞑靼及女真部落。”传令兵领命,迅速离去。

传令兵离去,朱雄英又陷入了沉思。

过了片刻,他再次唤来传令兵,说道:“去,把曹国公找来。”

李景隆匆匆赶来,行礼之后,朱雄英说道:“九江啊,你所带的兵马即刻与土木堡兵马合兵一处。然后所有兵马就交由你来指挥了。我和凉国公可能过完年就要回应天了,往后,边境境的一切,以后就由你来挑大梁了。你就是这边境的军事主官了,平安部,张玉部、郑亨部都接受你的管理。”

李景隆心中一喜,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赶忙跪地领命:“殿下放心,末将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朱雄英看着李景隆,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份责任可不轻,孤既然把这份责任交给你,也要和你说说孤以后的打算了,你且听好。”

朱雄英顿了顿,继续说道:“以后这北方的短期战略就是,往后的半年,我们需要消化鞑靼与瓦剌割让的土地,交割好降兵,与鞑靼和瓦剌的互市孤回到应天会安排相应的官员过来,还有,既然鞑靼与瓦剌割让了土地,那以后,咱大明的边境就要往前推进上千里,边境的建设你也要负责明年的下半年,孤打算对女真用兵,你也要提前准备。不过女真的实力比较弱,估摸着有个两万兵马就足以扫平他们。另外,关于乌兰巴托的整体建设,孤交给了燕王,但是,整体边境的军事,还是以你为准,就算是燕王,也要听你的。”

李景隆重重地点头,保证道:“殿下放心,末将记住了!”

安排完李景隆的事务,朱雄英又依次传下指令,让平安部原地驻扎,作为边境的后备防线。

郑亨则继续留守猫儿庄,准备接受鞑靼与瓦剌割让的土地。。

诸事安排妥当,朱雄英才微微松了口气。

此时,在应天府的皇宫内,朱元璋正美滋滋的半躺在椅子上。有了内阁,现在的朱元璋可谓是春风得意。

一名太监匆匆走进殿内,手中捧着一封加急文书,高声禀报道:“陛下,太孙殿下的六百里加急捷报送到!”

朱元璋闻言,原本略显慵懒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迅速起身,说道:“快呈上来!”

太监小心翼翼地将捷报递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展开文书,看着上面朱雄英详细汇报的与鞑靼、瓦剌交战的经过,以及最终签订投降条约的内容,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好!好啊!”朱元璋忍不住拍手称赞,“咱大孙,不然是人中龙凤,如此年纪,打得鞑靼瓦剌割地赔偿。将大明的国境线往北推进了上千里。好啊!好啊!”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满是欣慰与自豪。

朱元璋又仔细看了看条约的各项条款,微微点头,自语道:“这条约定得好,战败了就要有战败的觉悟,咱最看不起那些整天注意礼仪的书生,咱大孙做事就是务实,好啊,真好,咱大孙就是强无敌……”

想到此处,朱元璋立刻吩咐太监:“传朕旨意,将这捷报内容昭告天下,让我大明百姓都知晓这一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