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矛盾迸发(2 / 2)

与此同时,朱雄英一边继续刻苦学习骑射和治国理政之道,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一边时常向朱标询问朝堂的细微变化。朱标发现,有些官员看向胡惟庸的眼神中,多了一丝畏惧与犹豫,似乎察觉到了朝堂上正悄然发生的变化。他猜测,毛骧或许已经开始对胡惟庸的党羽进行分化瓦解的工作了。

然而,胡惟庸也并非毫无察觉。他隐隐感觉到最近朝堂上有一股暗流在涌动,似乎有一双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调查他的一举一动。但他自恃党羽众多,根基深厚,且在朱元璋面前伪装得极好,心想只要自己行事更加小心谨慎,便不会轻易暴露。

就在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暗中角力之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打破了表面的平静。胡惟庸的儿子在京城繁华的街道上纵马狂奔,肆意妄为,不慎从马上摔下,被一辆路过的马车当场撞死。胡惟庸得知后,悲愤交加,怒不可遏,竟全然不顾国法,擅自将马车夫处死。此事很快便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朱元璋听闻后,勃然大怒,怒发冲冠,一脚踢翻了身旁的椅子,“这胡惟庸,简直无法无天!一条人命在他眼中如同蝼蚁,竟敢私自处决,他是要造反不成!” 这声怒喝在大殿中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朱标见状,赶忙上前一步,劝道:“父皇,此刻切不可冲动。胡惟庸此举虽令人发指,但他党羽众多,若此时贸然兴师问罪,恐会引发他们狗急跳墙,做出更过激之事,危及朝堂安稳。” 朱标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朝堂必将陷入混乱。

毛骧也急忙躬身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如今咱们虽掌握了不少罪证,可胡惟庸党羽之间相互勾结,盘根错节。若要动手,还需再做周全准备,确保一击即中,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朱元璋强忍着怒火,来回走了几步,目光落在朱雄英身上,问道:“雄英,你怎么看?”

朱雄英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说道:“祖父,胡惟庸此举无疑是公然挑衅皇权,绝不能轻易饶恕。但当下局势复杂,直接发难恐生变故。孙儿觉得,可借此机会,先严厉斥责胡惟庸,让他以为祖父只是因他擅杀车夫而恼怒,放松警惕。同时,毛指挥使加快分化其党羽的速度,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等他们阵脚大乱之时,咱们再以雷霆之势出手,将他们一举拿下。”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觉得朱雄英这计策颇为可行。既能让胡惟庸放松警惕,又能进一步削弱其势力。

朱标和毛骧听后,也都点头表示赞同。毛骧说道:“殿下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咱们便能占据主动,胜算更大。”

于是,朱元璋决定先召胡惟庸进宫。胡惟庸得知消息后,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仍心存侥幸,觉得朱元璋或许只是为了车夫之事斥责他一番。

进宫后,胡惟庸一见到朱元璋,便赶忙跪地,痛哭流涕道:“陛下,臣实在是悲痛难忍,犬子突遭横祸,臣一时失去理智,才做出这等错事,还望陛下开恩,饶恕臣这一次。”

朱元璋怒视着他,厉声道:“饶恕?你眼中还有没有王法?私自处决人命,这是你该做的事?你平日里就是这般滥用权力的?”

胡惟庸磕头如捣蒜,“陛下息怒,臣今后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

朱元璋冷哼一声,“希望你记住今日之言,若再有下次,定斩不饶,滚吧!”

胡惟庸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心中暗自庆幸,以为此事就此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