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把印章推回朱棣手里,一脸诚恳地说道:“四叔,雄英信你。四叔在北平多年,对这里的军务和局势了如指掌,这印章还是由四叔掌管,我们齐心协力,共破敌军。不必多言,当下我们先商讨作战计划。”
朱雄英带着众人走到巨大的地图前,仔细端详着,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敌我双方的位置和周边地形。
“诸位,北元残余势力在边境肆意妄为,烧杀抢掠,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但在行动之前,我们要先摸清楚敌人的底细。”朱雄英目光扫视着众人,沉稳有力地说道。
耿炳文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殿下,北元那些人在草原上生活多年,对草原地形熟悉得如同自家后院,他们行动飘忽不定,我们以往与他们交战,总是难以捉摸他们的行踪,实在是棘手啊。”
朱雄英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做到知己知彼。我已派遣多支斥候小队,深入敌境,收集情报。在斥候未归之前,我们暂且按兵不动,等待消息。贸然行动只会让我们陷入被动,我们务必谋定而后动。”
接下来的几天里,朱雄英一面等待斥候回报,一面亲自到士兵中间,查看他们的训练和生活情况。他发现士兵们虽然士气高昂,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但由于长期与北元作战,身心俱疲,不少人面容憔悴,且部分武器装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耗。朱雄英当即下令,从后方调配物资,补充武器装备,同时安排军医为士兵们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让士兵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他亲切地对士兵们说:“大家辛苦了,你们都是大明的英雄。好好养精蓄锐,等养足了精神,我们一起给敌人迎头痛击!”士兵们听后,心中暖意涌动,纷纷表示愿意为了保卫国家和百姓,奋勇杀敌。
终于,斥候陆续返回,带来了重要情报。北元残余势力此次集结了数千兵力,由一名叫哈木尔的将领统领,他们在一处山谷中安营扎寨,周围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但他们内部并不团结,各部落之间矛盾重重,只是因为利益暂时勾结在一起。
朱雄英根据这些情报,仔细研究地图,反复推演,制定了一套作战计划。他决定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派一支小股部队在敌军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主力部队,然后自己率领精锐骑兵,绕到敌军后方,突袭他们的粮草辎重。一旦粮草被焚,敌军必然大乱,此时再前后夹击,定能一举击溃敌人。
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后,朱雄英召集将领们,详细讲解了计划内容。他手持木棍,指着地图,条理清晰地说道:“诸位,我们先让这支小股部队在此处佯装进攻,吸引敌军主力。与此同时,我会带领精锐骑兵,从这里迂回过去,突袭敌军粮草营地。等敌军大乱,四叔你就率领大军从正面发起总攻,我们三面合围,务必将敌人一网打尽。”将领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眼中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心。
徐增寿站在朱雄英身旁,紧握双拳,激动地说:“殿下,这次我们一定要让北元那些人知道,大明的领土不容侵犯!他们必将为自己的恶行付出惨痛代价!”
朱雄英拍了拍徐增寿的肩膀,坚定地说:“增寿,我们一定能赢。中山王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也是为了扞卫大明的尊严。我们肩负着天下百姓的期望,定要全力以赴!”
一切准备就绪,朱雄英一声令下,明军开始行动。正面佯攻的部队率先出发,他们高举军旗,呐喊着冲向敌军营地,一时间,喊杀声震天,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