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求情酿祸(2 / 2)

“此事容咱再考虑考虑,你先退下吧。”朱元璋冷冷地说道,挥了挥手,示意李善长退下。

李善长心中虽有些失望,但也只能无奈地退下。他离开奉天殿,走在皇宫的长廊上,心中隐隐感到不安,总觉得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可又想不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然而,李善长万万没有想到,他这看似平常的求情之举,如同点燃了一个隐藏已久的火药桶,一场更大的危机正迅速朝着他和他的家族袭来。朱元璋本就对李善长心存猜忌,如今见他为犯人求情,心中的怀疑之火熊熊燃烧,几乎达到了顶点。在朱元璋看来,李善长的行为绝非偶然,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决定要彻查此事,揪出背后可能存在的阴谋。

于是,朱元璋秘密下令,将丁斌从流放的队伍中提回,关进了皇宫内的秘密审讯室。他派遣了最得力的心腹,对丁斌进行严刑拷打,务必让他交代出所有与李善长有关的事情。审讯室内,阴森恐怖,墙壁上挂着各种刑具,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丁斌被绑在刑架上,早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遍体鳞伤。皮鞭抽打在他的身上,发出“啪啪”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抽在他的灵魂深处。

“说!李善长到底让你做了什么?他与胡惟庸谋反一事,究竟有无关联?”审讯官恶狠狠地问道,手中的皮鞭再次高高扬起。

丁斌痛苦地呻吟着,他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但心中仍存着一丝对李善长的忠诚。他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半个字。然而,酷刑的折磨让他渐渐难以忍受,身体的疼痛和精神的压力不断挑战着他的极限。

“我……我不知道……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丁斌虚弱地说道,声音中带着无尽的痛苦。

审讯官见他不肯招供,心中愈发恼怒,下令加重刑罚。滚烫的烙铁狠狠地按在丁斌的背上,发出“滋滋”的声响,皮肉烧焦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审讯室。丁斌再也承受不住,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终于崩溃了。

“我说……我说……胡惟庸谋反的时候,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参与了……李善长他……他也知道这件事……”丁斌的声音断断续续,充满了绝望。

审讯官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满意地点了点头,立刻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朱元璋。

消息传来,李善长如遭雷击,整个人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瞬间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如纸,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绝望,嘴唇微微颤抖,喃喃自语:“这如何是好……这如何是好……”他深知,此事一旦坐实,自己和整个家族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胡惟庸谋反案,那可是大明朝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政治事件,牵连甚广,无数人因此丧命。如今,自己的弟弟被卷入其中,自己也被牵连,这罪名一旦落实,别说家族的荣华富贵,就连全家人的性命都将不保。

李善长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脚步踉跄,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念头在脑海中交织碰撞。他想到了自己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岁月,为了建立大明王朝,他殚精竭虑,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想到了自己如今的处境,曾经的荣耀与信任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猜忌与危险。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是主动向朱元璋请罪,还是试图寻找证据为自己和弟弟辩解?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深渊,四周都是冰冷的墙壁,找不到一丝出路。

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笼罩着整个金陵城。李善长府邸内一片寂静,往日的热闹与喧嚣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死寂。书房内,李善长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中,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心中默默地祈祷着奇迹的出现,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等天亮之后,一切都能恢复正常。然而,他心中也明白,这场危机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他和他的家族,正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而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恐惧,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