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家宴(2 / 2)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道:“允炆,你且说来听听。”朱允炆定了定神,缓缓吟道:“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抬眼看向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挑衅,接着说道:“这是前人的词,孙儿不才,想在这基础上和一首,‘今朝暖日满庭盈,唤醒少年志,正豪情。挥毫泼墨写升平,心荡荡,笔下韵长鸣。’”

众人听了,反应不一。有的微微点头,认可他的才华;有的却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十七皇子朱权嘴角浮起一抹嘲讽的轻笑,小声嘀咕:“不过是拾人牙慧,还在这儿班门弄斧。”声音虽不大,却足够让周围人听见。朱允炆听到这嘲讽,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甲几乎陷入掌心,心中的屈辱感如潮水般涌来。

朱雄英自然不甘示弱,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说道:“允炆的诗确实不错,不过哥哥也有一首即兴之作。”他稍作思索,吟道:“旭日东升照九州,山河焕彩韵长留。雄心壮志冲霄汉,不负韶华岁月悠。”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要将自己的志向昭告天下。

朱雄英的诗气势磅礴,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朱元璋听后,眼中满是赞赏,再次鼓掌叫好:“好,好一个雄心壮志冲霄汉!雄英,你有此志向,将来定能为我大明江山出一份力。”

马皇后也笑着说:“都是我的好孙儿,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夸赞声中,这场小小的“较量”暂时落下帷幕。可朱允炆心中的恨意愈发浓烈,在这热闹的宴席背后,他的孤独与不甘被无限放大,暗暗发誓,终有一日,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命运 。

朱元璋与马皇后看着满堂子孙,相视一笑。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满是欣慰的面庞。

朱元璋感慨万千,轻声对马皇后说道:“皇后,咱们看着孩子们长大,如今他们各有所长,咱这心里,踏实啊。”马皇后微微点头,眼中泪光闪烁:“是啊,孩子们都有出息,咱们这些年的心血,也算没白费。”

在这温馨的氛围里,那些朝堂上的纷争、宫中的暗流涌动,似乎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他们只是一对普通的长辈,满心满眼都是对子孙的关爱与期许。

朱元璋环顾四周,看着这些或嬉笑、或交谈的子孙,心中默默祈祷,愿这难得的团圆与和睦能长久延续,愿大明的江山在子孙的守护下,繁荣昌盛,万世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