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芝麻大的事(1 / 2)

慈庆宫里,夜深了却依旧灯火通明。

一个年轻男人穿着红色龙袍,头戴黑帽,正专注地看奏折。他是朱允炆,老朱指定的下一任皇帝。

当他看到朱允熥的奏折时,整个人都愣住了。这真的是他那傻乎乎的废物弟弟?

“小李子!”

朱允炆喊了一声,很快一个太监进来。

“皇太孙,有什么事?”

“今天奉天殿有什么特别的吗?”

朱允炆想问问太监,看爷爷对吴王的变化有何反应。

“特别的事?”

太监想了下说,“今天陛下好像表扬了吴王,心情不错。”

朱允炆眼神微眯。看来爷爷确实喜欢吴王的变化。

“小李子,你帮我查查吴王最近都在干什么。”

“哪怕芝麻大的事也要查清楚!”

第二天早朝后,慈庆宫。

朱允炆脸色阴沉,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等支持他的官员站在下面。

“大家怎么看吴王最近的行为?”

过了好久,朱允炆开口。

大臣们松了口气,皇太孙虽然刚登位一年,但已有几分祖父的威严。

黄子澄第一个站出来:“皇太孙你不用怕吴王,陛下把吴王发配到边境当塞王,就已经表明态度,他没打算让吴王接班。”

齐泰跟着说:“我也这么认为。而且我觉得吴王根本就没想着跟你争皇位。”

朱允炆疑惑:“为什么这么说?”

齐泰解释:“你看,如果吴王真想跟你争,当初就不会在应天府整日玩乐,那样子早就惹陛下生气,结果被放逐到那荒凉之地。”

“我不信有人会一夜之间完全变样,所以吴王前后表现差异大,肯定是装的。”

“他在应天府时表现懒散,其实是想告诉你什么。”

朱允炆突然明白了:“所以你是说吴王根本就没想过当皇帝,只是想做个闲散王爷?”

齐泰点点头:“正是如此。”

听到这些话,朱允炆心里有了底。

难怪自从爷爷立他做皇太孙,朱允熥就变得不像从前,后来还被贬到捕鱼儿海。

看来我这弟弟是故意躲开应天府,想去外地自在生活呢。

要是以后我当了皇帝,那些淮西武将肯定会有意见,他们可能不会支持我。

到时候他们会选朱允熥,因为他是蓝玉的外甥。

蓝玉一定会帮朱允熥。

我想朱允熥可能是察觉到危险,不想成为棋子,所以提前溜了。

但朱允炆和大臣们没想到,现在的朱允熥已经不是过去的他了。

离开应天府是对的,但说他只想做个闲散王爷,那就错了。

朱允炆突然担心:“会不会……吴王其实另有图谋?”

黄子澄笃定地说:“如果真是这样,他到了捕鱼儿海绝不会张扬,更不会靠近锦衣卫。”

齐泰笑着补充:“捕鱼儿海地方大人口少,即便加上难民,士兵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十万。”

“五十万大军虽然不多,但也够折腾一阵子了。”

“可吴王根本没法让全国都参战,锦衣卫可不是摆设,只要吴王有一点动作,皇帝马上就能灭了他。”

“再说,我觉得吴王在捕鱼儿海做的每件事,都仔仔细细地上报给皇帝了,这明显是表决心,他就想做个逍遥自在的塞外王爷。”

朱允炆连连点头,齐泰是兵部的大官,军事方面很有见解,朱允炆对他很信任。

他可能多虑了。

要是朱允熥知道这些人背后这样说他,肯定嗤之以鼻:“一群笨蛋。”

---

大宁,宁王府!

“这小子朱允熥简直太胡来了!”

得知消息的宁王朱权忍不住破口大骂。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难,他手里的钱修城墙都不够,居然还敢吹牛说要救灾民。”

“他还这么大张旗鼓地宣传要救人,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你朱允熥有钱吗!”

“海城离北元那么近,北元的人要是知道了,不抢才怪呢。”

“到时候你拿什么抵抗?就靠你手下那千把人加上海城的千名守军?”

宁王被这个笨侄子气得够呛。

好在他侄子还不算太糊涂,至少把事情都告诉了老爹。

要不是老爷子疑神疑鬼,他还以为这小子想搞什么名堂,毕竟这么大动静地拉拢人心。

宁王正在训斥朱允熥,这时一个锦衣卫突然闯进来。

“皇上有什么吩咐?”

看到是锦衣卫,朱允熥心里明白,老爷子又有任务派给他了。

“宁王殿下,皇上有旨,在海城扩建完工之前,你要随时关注捕鱼儿海附近北元那些人的动向,保护吴王殿下和百姓的安全。”

锦衣卫毕恭毕敬地说。

“知道了!”

宁王挥挥手,虽然早料到有这一天,但皇帝反应这么快还是让他有点惊讶。

看来他在海城做的事,老爷子挺满意的。

“来人!”

锦衣卫走后,宁王喊了一声,立刻有人跑进来跪下听令。

“让李安随时盯着捕鱼儿海附近北元那些人的动静,一旦有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朱权板着脸下达命令。

李安是他手下的副将,和北元打过不少交道,对他们的底细一清二楚。有李安在,捕鱼儿海那边应该不会出乱子。

“是,王爷!”

---

不止宁王朱权,辽王朱植也接到旨意,立刻发了几道命令,手下马上行动起来,防止捕鱼儿海遭到北元突袭。

但这些,朱允熥根本不知道,或者说,他没时间去管这些。

捕鱼儿海,海城。

朱允熥站在城墙边,看着外面一堆堆的人头,脸上笑得像开花一样。

“真没想到,来了这么多!”

朱允熥感叹一句。

自从他让姚少宝放出消息后,城外就开始陆续有人来报名当民夫。刚开始人不多,可后来每天都有上千人涌入海城。不到半个月,已经有两万多民夫参与修城,而且人数还在增加。虽然三万民夫就够用了,但他没撤掉招募公告。毕竟人越多,城扩建得越快。再说,这些民夫可是他积攒名声的资源,哪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