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的日头高悬,将皇宫映照得金碧辉煌。朱雄英满心欢喜地揣着印好的《大明时报》,哼着随性的小曲儿,大步流星地迈进了皇宫。他今日心情格外畅快,《大明时报》第一版顺利完工,迫不及待地要让朱元璋瞧瞧这得意之作。
此刻朱元璋刚结束早朝,正坐在奉天殿中,松了松领口,忍不住抱怨:“这天天上朝,那帮大臣们事儿多得没完,一件事能争得面红耳赤,吵得朕脑袋都大了。”
朱雄英一蹦一跳地进了殿,扬着手中的报纸,兴奋地喊道:“爷爷,您快瞅瞅,咱们的《大明时报》第一版新鲜出炉啦!”说着,便把报纸递到朱元璋跟前。
朱元璋接过报纸,目光落在头版,念道:“大快人心!朱元璋怒惩贪官污吏,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哟呵,把朕整治贪官的事儿写得这么详细,有意思。”又翻了几页,看到“妙哉!村妇偶然得一秘方,竟能延年益寿”,不禁乐了:“雄英,这是啥秘方,快给爷爷说道说道。”
朱雄英嘿嘿一笑,凑到跟前:“爷爷,您往下看呐,其实就是说喝热水对身子骨好,养成喝热水的习惯,看着就好像能延年益寿。好玩吧?我们就想着弄点有趣的事儿,吸引老百姓看报。”
朱元璋笑得眼睛眯成了缝,点头道:“你们这帮孩子,脑瓜子还挺灵活,这奇闻异事板块弄得有意思,老百姓肯定爱看。”翻到教百姓认字那块,连连点头:“这个好,多教老百姓认点字,以后他们也能看懂朝廷的告示啥的,省得被人蒙骗。”
朱雄英一听,更来劲了,噼里啪啦地讲起这报纸的各种板块,从排版设计到内容选择,如何绞尽脑汁吸引老百姓。朱元璋边听边点头,末了说道:“行啊,雄英,你这事儿办得漂亮。这报纸要是能办好,以后朝廷和老百姓就能贴得更近咯。”
正说着,朱元璋肚子咕噜噜叫了一声,他摸了摸肚子,说:“哎哟,聊得都忘了时辰,肚子饿啦。雄英,今儿个就在宫里吃饭,让御膳房做点你爱吃的。”
朱雄英一听,眼睛放光,说道:“好嘞,爷爷,我可正好饿了。”
没一会儿,御膳房就把饭菜摆上桌,什么红烧狮子头、水晶虾仁、清蒸鱼,满满当当一大桌。爷孙俩甩开膀子开吃,朱雄英嘴里塞着个狮子头,含糊不清地说:“爷爷,这狮子头还是老样子,好吃得很。”
朱元璋夹了一筷子虾仁,说:“你小子,就知道吃。不过,这御膳房的手艺确实没话说。”
爷孙俩正吃得开心,突然,蒋瓛急匆匆地进了殿,跪地说道:“陛下,太孙殿下,周王朱橚已经到应天府地界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放下筷子,看向朱雄英:“雄英,小五来得挺快,你怎么看?”
朱雄英也放下碗筷,擦了擦嘴,脸上带着笑意说道:“爷爷,周王向来守时,按日子算,也差不多该到了。我对周王印象挺好的,他这人喜好读书,对医学、农学研究颇深,在封地也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这次他进京,应该不会出啥乱子。”
朱元璋微微点头:“你说的朕也知道,小五确实还算安分。不过,藩王进京,还是得多留个心眼。”
朱雄英点头应道:“爷爷放心,我心里有数。我已经和徐达、蓝玉他们打过招呼了,让五军都督府加强警戒,京城内外都盯紧了。只是禁卫军那边,我还没来得及打招呼。爷爷,要不您跟禁卫军统领说一声,让他们在藩王进京期间也多留意点?”
朱元璋瞥了朱雄英一眼,笑道:“你小子,朕之前不是给了你一块金牌嘛,你拿着那金牌去找李景隆就行。李景隆现在就是禁卫军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