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呐,五哥一门心思扑在医学农学上,指不定是跟朱雄英分享他那些宝贝经验呢。”
门客笑着附和:“王爷所言极是,不过,王爷您在封地的政绩同样出众,想必太孙殿下也心中有数。”
朱桢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我就等着到京城,看看朱雄英还能整出啥新花样。”
齐王朱榑听闻消息时,正在营帐外挥舞大刀,发泄旅途的烦闷。
一听这事儿,他猛地将大刀狠狠插入地面,怒目圆睁,大声怒喝:“朱雄英这小子,简直太目中无人了!为啥先见周王,难道我齐王比他差在哪了?”
他的亲信赶忙上前劝道:“王爷,您武艺高强,在封地威名远扬,等您到了京城,定能让太孙殿下刮目相看。”
朱榑余怒未消,哼了一声,道:“哼,等我见到朱雄英,非得让他给我个合理的说法!”
而燕王朱棣,正与姚广孝在营帐中对弈。
听到消息后,朱棣手中的棋子微微一顿,随后轻轻落下。
他凝视着棋盘,神色平静却难掩凝重,看向姚广孝,说道:“姚先生,朱雄英接见周王,这事儿你怎么看?”
姚广孝看着棋盘,神色平静地说:“王爷,周王殿下对民生事务颇为用心,朱雄英此举,表面上或是为探讨治国理政之策,彰显其对民生的重视。然而,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谋划。如今朝中局势看似稳定,实则暗流涌动。朱雄英身为皇太孙,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一旦登基,王爷您觉得我等藩王的处境将会如何?”
朱棣微微皱眉,目光深邃,缓缓说道:“若朱雄英顺利登基,以他的手段和抱负,恐怕会加强中央集权,对藩王的限制也会越来越多。我等虽为藩王,手握一定权力,但在皇权面前,终究是弱势。”
姚广孝轻轻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深意,说道:“王爷所言极是。自古以来,皇位之争向来残酷,成王败寇,千古不变。虽说朱雄英如今占据先机,看似稳如泰山,但世事无常,变数丛生。王爷您雄才大略,素有鸿鹄之志,麾下又不乏能征善战之士,若能把握时机……”
朱棣微微皱眉,打断道:“先生慎言!这话可不能轻易出口。当今圣上在位,皇太孙名分已定,我等身为藩王,理应恪守本分,尽忠职守,不可有非分之想。否则,便是大逆不道,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姚广孝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王爷,贫僧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只是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今天下看似太平,但潜在的危机不可忽视。王爷只需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旦局势有变,便能顺势而为,成就大业。”
朱棣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等大事,需万分谨慎。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此次进京,必定暗流涌动,咱们需步步为营,不可露出丝毫破绽。”
姚广孝点头道:“王爷放心,贫僧自会为王爷出谋划策。咱们表面上对朝廷忠心耿耿,暗中则留意各方动向,等待合适的时机。”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棋盘,仿佛在谋划着未来的局势。营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