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去吧。好好去办这件事,有啥情况随时来跟爷爷说。要是遇到啥麻烦,爷爷给你办。”
朱雄英再次行了个礼,说道:“爷爷,孙儿告退。”然后转身离开了大殿。
朱雄英从朱元璋的宫殿出来,心情格外畅快,脚步都轻快了许多。爷爷竟然把火器营赏赐给了自己当作亲军,这火器营应该就是后面神机营的前身吧。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却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这火器营如今归自己统领,可他连火器营的主管是谁都不知道呢。
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折返,又回到了御书房。
当朱雄英再次出现在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微微一怔,而后笑道:“你这小子,怎么去而复返,莫不是忘了什么东西?”
朱雄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走到朱元璋身边,说道:“爷爷,孙儿确实忘了件重要的事儿。您把火器营给了孙儿,可孙儿都不知道这火器营是谁统领……”
朱元璋靠在宽大的椅子上,微微眯着眼,慈爱地看着自己疼爱的皇太孙,脸上浮现出一抹回忆的神色,缓缓说道:“你这小子,一高兴就忘事儿。这火器营的主管啊,是平安。他呀,不仅是一员猛将,还是我的义子呢。当年,他父亲平定云南时立了大功,却不幸早早离世。我看平安这孩子孤苦伶仃,又天资聪颖,便将他收为义子,养在身边。”
朱元璋顿了顿,目光深邃,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接着说道:“平安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跟着我南征北战,学得一身好本领,对兵法韬略也耳濡目染。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而且心思还细着呢,是个当将军的好苗子。在军营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现在手下的将士们都很敬重他。有他管着火器营,我心里踏实,也放心把这营交给你。”
朱雄英眼睛一亮,凑得更近了些,说道:“平安啊,孙儿知道他,他在后世也算是一个能打将领了。”
朱元璋来了兴致,挑了挑眉,说道:“哦?你这小子知道些啥?说来听听。”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爷爷,以后啊,这就要说到四叔发动的靖难了,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平安算是比较有名了。
四叔起兵靖难,平安跟着耿炳文去平乱,后来耿将军打了败仗,李景隆接手当统帅,平安就被任命为先锋。
在白沟河那一战,平安带着一万多骑兵去拦燕军,燕王刚开始还瞧不上他,结果一交手,可吃了个大苦头。
平安那叫一个勇猛,差点就把燕王给刺中了,要不是朱高煦带着兵及时赶到,燕王可就跑不掉了。
从那以后,平安的名字可把燕军上下都给震住了。
后来四叔不得不采用姚广孝的建议,决定不再与盛庸、平安等人纠缠,直接攻取京师,十二月誓师南征。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继续率军迅速南下,平安带兵尾随其后,伺机而动。
为解除平安的威胁,四叔在淝河设下伏兵,派骁将王真、刘江前去诱敌,王真被平安大军团团围住,力战而死。
四叔只得亲自迎战,生擒平安的部将火耳灰,平安退至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