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马皇后六十大寿(2 / 2)

“孙儿已命光禄寺备下万寿宴单,其中岭南鲜荔枝用八百里加急冰船押运,三日前刚过徐州。”他一边有条不紊地说着,一边缓缓翻开手中的奏本,露出内页用工笔精心绘制的宫宴布局图。那图上的每一处细节都描绘得细致入微,从桌椅的摆放位置,到装饰的精美图案,无一不彰显着筹备工作的用心与精细。“五军都督府与应天府联署的安防条陈在此,请皇爷爷圣裁。”他双手将奏本高高举起,姿态恭敬而庄重,眼神中透露出对朱元璋的敬重与期待。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孙儿,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与赞赏之情,不禁抚须而笑。他朝殿外轻轻唤道:“允恭。”话音刚落,一位身着官服的青年应声而入。只见他身着金绣曳撒,那金绣的图案在晨光的照耀下,流转如波,熠熠生辉,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此人正是徐允恭,他与朱雄英自幼便是总角之交,情谊深厚。

“你与太孙总角之交,如今掌着五军都督府的印,这宫禁守卫咱交给你了。”朱元璋目光坚定地看着徐允恭,那眼神中饱含着信任与嘱托,仿佛将整个宫禁的安危都交付在了他的手中。

“臣万死莫辞。”徐允恭单膝跪地,他身上的甲胄碰撞发出铿锵有力的声响,尽显军人的豪迈与忠诚。在跪地的瞬间,他的余光不经意间瞥见朱雄英笏板上新添的监国朱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深知,这位监国太孙年纪轻轻,却已然展现出非凡的理政才能与担当,未来必将引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

此时,奉天殿内的气氛庄重而热烈。朱元璋看着殿下的众人,心中思索着皇后寿辰的诸多事宜。他深知,皇后的六十寿辰,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庆典,更是向天下彰显大明繁荣昌盛、皇家威严的绝佳契机。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帝国的颜面与民心的向背。

朱标坐在轮椅上,微微皱眉,心中也在暗自思量。他虽病痛缠身,但对皇家事务依旧尽心尽力。他深知母后一生节俭,虽赞同以四海升平之景为母后祝寿,但也担心过于铺张会违背母后的意愿。然而,天家的孝道又需为万民做出表率,这其中的权衡着实需要谨慎斟酌。

朱雄英则在心中默默梳理着寿辰的各项准备工作。万寿宴的菜品、宫宴的布局、安防的条陈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在他的脑海中一一闪过。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此次寿辰的成功举办,不仅关乎皇祖母的寿诞之喜,更关乎大明王朝在天下臣民心中的形象。

徐允恭单膝跪地,心中已然开始谋划宫禁守卫的具体事宜。他深知宫禁守卫责任重大,尤其是在皇后寿辰这样的重要时刻,更是容不得半点差错。他在心中快速地盘算着如何调配兵力、加强巡逻、防范突发情况等等,务必确保宫禁的绝对安全。

奉天殿外,阳光逐渐明亮起来,驱散了最后一丝晨雾。紫禁城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宏伟壮丽。而在这座宫殿之内,一场关于皇后寿辰的精心筹备,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每一个人都在为这场盛大的庆典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向天下展现大明王朝的辉煌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