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朱棣即将解禁的前一晚,如水的月色轻柔地洒落,给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披上一层梦幻银纱,整座古老都城沉浸在静谧之中。朱标手提精心挑选的美酒,带着丰盛的菜肴,与朱雄英一同前往燕王府看望朱棣。
刚踏入燕王府,朱棣急忙迎上前,神色恭敬,单膝跪地,言辞恳切:“臣弟,拜见太子殿下,太孙殿下。”
“好了老四,这儿没外人,我就带着雄英来看看你,咱们哥俩自从你就藩后,还没好好唠唠呢。”朱标手中拎着酒,摆了摆手,脸上满是兄长的慈爱,语气亲昵。
朱雄英快步上前,双手扶起朱棣,脸上洋溢着钦佩的笑容:“四叔,您孤身深入漠北,深入敌阵,还能全身而退,这可是千古难逢的壮举,足以载入史册,让后世敬仰!”
三人说笑着走进内厅,分宾主落座。下人们迅速将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桌,腾腾热气裹挟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醇厚的酒香也在空气中飘散。
“老四,虽说你这次深入漠北立了大功,可往后千万别再这么冒险了。爹娘听说你单枪匹马深入敌境,急得好几宿没合眼。”朱标神色关切,语重心长地劝道。
“大哥,我只是一心想为大明百姓谋福祉。雄英在前线虽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可没目睹元人劫掠北平百姓时那惨状。”朱棣说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眼眶微微泛红,满是难以言说的悲愤与坚毅。
“大哥都明白,我和雄英商量着,打算劝老爷子把耿炳文降为副帅,让你来掌管北平兵马司。”朱标说得轻松,仿佛这只是一件平常小事。
“啊?这可使不得!我一个亲王,若节制这么多兵马,父皇怕是夜里都睡不安稳。再者,二哥三哥要是知道了,还不得闹翻天?我觉得继续统领我的亲兵就挺好。”朱棣一听,神色慌乱,连忙摆手拒绝。
“四叔,让您节制兵马并非毫无考量,也不会引发朝堂失衡。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大明与北元,而应放眼整个世界。未来,有的是硬仗要打,切不可把精力浪费在内斗上。”朱雄英神色郑重,目光坚定地看向朱棣。
朱棣微微一怔,缓缓放下酒杯,若有所思:“雄英,你说的‘放眼世界’,倒是个新奇的想法。愿闻其详。”
朱雄英坐直身子,眼中闪烁着光芒:“四叔,如今我们已知海外有诸多国度,他们的船只频繁往来贸易,科技文化各有独特之处。听闻南洋一带,香料、珠宝资源丰富;西洋诸国,在航海、火器制造上颇有成就。我们大明若想长久繁荣,不能只盯着北方的元人,还需开拓海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文化交流。这便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保障商路畅通,维护大明的威严。而且,海外还有一些作物,产量极高,像是玉米、红薯,不仅耐旱易活,产量更是惊人,若是能引进种植,遇上灾年,百姓也能有足够的粮食充饥,或许能解决百姓吃不饱饭的难题。”
朱棣轻轻点头,神色专注:“如此说来,掌控北平兵马司,确实能在未来的布局中发挥关键作用。可即便如此,父皇那边……”
朱标接过话茬,信心满满地说道:“老四,你放心。你此次漠北立下的战功,朝野皆知。我和雄英会在父皇面前据理力争,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清楚。只要我们一心为了大明的长远发展,父皇定会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