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允恭心中猛地一惊,一股寒意瞬间涌上心头。但他强忍着内心的震动,表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又与牧民随意聊了几句之后,他便礼貌地告辞离开了。一出部落,徐允恭和他的亲信们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地赶回哈密城,将这一重要情报向刘真、宋晟两位将军详细汇报。
刘真听完,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愤怒得浑身发抖,大声吼道:“这些部落简直胆大包天!我大明军队为了西域的安宁,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竟然如此恩将仇报,实在是罪不可恕!必须给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宋晟则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说道:“既然他们妄图袭击我们的粮草运输队,那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来个诱敌深入,让他们自投罗网。”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诱敌计划在中军大帐中悄然展开。明军挑选了一支看似人员稀少、防备薄弱的粮草运输队,赶着满载粮草的马车,故意大摇大摆地朝着敌人可能设伏的方向缓缓前行。为了让敌人深信不疑,运输队的士兵们纷纷佯装出疲惫不堪的样子,警惕性也表现得极低,仿佛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知。
徐允恭得知计划后,主动向两位将军请缨,要求参与此次至关重要的行动。他深知此次任务的危险性,但为了明军的安危和西域的和平,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得到批准后,他带领着一支精锐部队,提前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密林中。这片山谷地势极为险要,两侧山峰陡峭,山谷狭窄幽深,是一个绝佳的伏击地点。徐允恭和士兵们身披用树叶和藤蔓精心编织而成的伪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犹如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流逝,山谷中一片寂静,只有微风轻轻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徐允恭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长刀,手心里早已布满了汗水,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一刻也不敢放松地紧盯山谷入口。他在心中默默地计算着时间,每一秒都仿佛无比漫长。他深知,这场战斗对于明军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着明军能否击退敌人的进攻,更关乎着整个西域局势的走向。如果不能成功击退敌人,明军将遭受巨大的损失,西域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局势也可能瞬间土崩瓦解,再度陷入混乱与战火之中。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远处传来了一阵轻微而又急促的马蹄声。徐允恭心中猛地一凛,他透过树叶的缝隙,小心翼翼地望去,只见一群骑着马、手持兵器的敌人正小心翼翼地朝着山谷逼近。他们的脸上带着贪婪与凶狠的神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当敌人全部进入山谷之后,徐允恭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声划破了寂静的长空,犹如一道闪电,瞬间打破了山谷的宁静。进攻开始了!徐允恭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一跃而起,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杀!”刹那间,明军士兵们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出,将敌人团团包围。
敌人万万没有想到,明军竟然早有准备。他们顿时惊慌失措,阵脚大乱,原本的嚣张气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山谷中顿时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徐允恭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地冲入敌群。他手中的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刀都蕴含着巨大的威力,敌人在他的凌厉攻击下纷纷倒地。在徐允恭的英勇带领下,明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毫不畏惧。敌人被打得节节败退,四处逃窜,但他们的每一次逃窜都被明军无情地击退。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敌人终于溃不成军,纷纷举手投降。看着眼前这一片狼藉的战场,徐允恭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虽然暂时稳定了西域的局势,但他深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敌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很可能会重新集结力量,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因此,他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与放松。
战后,徐允恭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防御工作之中。他深知,唯有加强防御,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于是,他亲自带领士兵们对哈密城周边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加固。在各个要道上,他们设置了更多坚固的关卡和高耸的了望塔,同时增加了巡逻的频率和范围。每一个巡逻小队都配备了精良的武器和通讯工具,确保能够及时察觉敌人的任何动向,并迅速做出反应。徐允恭还组织士兵们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他深知,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守护好哈密城,守护好西域的和平与安宁。在这片广袤的西域大地上,徐允恭和他的战友们如同坚实的壁垒,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迎接未来可能到来的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