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众帝怒斥大清废物,天幕带来筑新华夏流程(1 / 2)

“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竟然又有一个朝代进入觉醒中。”

涂羽正欲稍作停歇,吃点东西补充下体力,便见反压迫数据正在爬升。

便点开,便见朱明-朱元璋时期,那反压迫数据开始了肉眼可见地在上涨。

“已经有四分之一了,不错不错!”

“但这更多反映的是社会动荡度,要实现人民的觉醒,需要有意识地反抗压迫。”

“还真是任重道远啊!”

看着还是毫无动静的思想传播度数据,他感觉自己的头要秃了。

“但愿,关于清朝由‘家天下’向“公天下”的演变,其发展脉络的旁白注解,能激发他们去深思,有所领悟吧!”

“能够明白,反抗压迫,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社会运行体系。”

“就算自己的视频,没有白做!”

“皇帝跌落凡尘,才是对反压迫运动的最高礼赞!”

【(公元1661年,清兵入关。毁灭汉人传统,用杀戮推行剃发易服。)

天坛祭,定鼎以绶中华

(公元1661年至1796年,君主专制最后的一个巅峰,同时是华夏文明堕落的开始。)

康乾盛,隆极纷奢养乏

(公元1796年开始,内部矛盾加剧,彻底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下,文明的繁荣期不可持续。)

嘉道中衰,硝烟发

(公元1840年,面对完成工业化的英法列强,清朝一败涂地。)

借端虎门,启割剐

(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

(首次提出“有田同耕”完整的土地纲领,直接冲击君主专制下的所有制,使农民阶级确定以武装斗争形式,反抗地主阶级压迫。)

揭竿起金田,争黎民天下

(公元1861至1894年,清廷救亡图存,首次系统性引入工业化技术与民选制度,进行改革运动。)

(自由、平等思想兴起,动摇了儒家伦理的绝对地位。同时发现了传统社会制度的局限性,打破了传统“士农工商”秩序,增强社会阶级流动性。)

西学行洋务

(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理念的破产,让人们意识到工业化还需要民主制度与思想来配合。)

壮志殉变法

(公元1911年,三民主义提出)

(三民主义打破了儒家“君权神授”的思想桎梏。让“天下为公”有了思想上的理论框架。)

擎三民麾帜

(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以武装终结帝制,为民主共和扫清政治上的阻碍。)

首义激四遐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以“主权在民”的共和体制,将“家天下”重新归政于“公天下”。)

约法换新,帝制散成沙

“难道大清注定要亡?”

这一刻,乾隆心如死灰。

自己千方百计抵制那群蛮夷的思想传入,防止天下反满。

但,未曾料到,国内以文字狱为手段,达到了遏制思想革新,却反遭外族欺凌。

站在近代门槛上的乾隆,面临的选择只有接纳与否。

而身处君主专制发展期的,对于无用的清廷只有愤恨。

“猪一样的君主,败坏天下!”

刚刚被夏无且救醒,卧躺在榻上,依旧让始皇忍不住吼出声。

“悠悠苍天,何薄于朕?”

转瞬,他有些灰心了。

再次迎来了“家天下”的毁灭性打击。

他不意外,但是他不甘心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