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王与封地(2 / 2)

这时,一直沉默的太子出列,“父皇,七弟此次事件,儿臣已有听闻,是儿臣没有约束儿臣的未婚妻。您虽处置了楚氏,然儿臣亦有罪。请父皇降罪。”

长宁帝微微点头,他十分满意太子主动站出来领罚,七皇儿与太子毕竟是兄弟,七皇儿因未来太子妃之故承受重创,太子承担责任,这是好的。他想看的就是兄友弟恭的场面,“好,太子既已知错,朕罚你禁足半月,抄经百卷,为七皇子祈福。”太子低头应下。

朝堂里再次响起朝臣上奏的声音。

随着日头升高,朝议渐渐接近尾声。长宁帝向一旁大太监苏醒示意,“朕昨日几经思量决定给朕的各皇子们分封。苏醒”

长宁帝封了二皇子为兴王,封地徐州;三皇子为楚王,封地温州;四皇子为冷王,封地庆州;五皇子为裕王,封地青州;六皇子为焕王,封地晋州。

长宁帝封完前面三个成年皇子后听了会儿才让苏醒宣布最后一道封王旨意。

“朕之七子,名曰穆泽,自幼聪慧过人,品行兼优,深受朕之喜爱。

今,朕决定册封七子穆泽为泽王,赐封地为南洲,赐其金册金宝,以表朕之嘉奖与信任。亲王封号,乃朕亲赐之荣耀,象征着亲王之尊贵与责任。望亲王受封之后,当更加勤勉,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先。当以智慧治理封地,以公正安抚民心,以勇猛抵御外敌,确保一方平安。亲王当以身作则,树立典范,引领百姓向善,共筑和谐社会。

朕深知,亲王之责重如泰山,但朕亦深信,亲王之才足以胜任。望亲王不负朕之厚望,不负百姓之期望,共谋国家之繁荣,共创民族之辉煌。另,择令泽王立刻起身去往封地。

此旨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全国各地官员及百姓当一体遵行,不得有误。违者,必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似乎怕朝臣反对还是什么,苏醒宣读完最后一道旨意后就高喊一声“退朝”,长宁帝迅速起身离座,朝臣们只能再次行礼,目送长宁帝离开清泰殿。

留下的朝臣们却没有跟着离开。他们议论起了今日早朝的这几道分封旨意,尤其是最后一道。七皇子被封为泽王,封地是南洲,还要立即动身前往封地。他们知道七皇子已被踢出继承者之位,但没想到,其他皇子都没去封地,七皇子倒先去了封地。这封地也是奇怪。

“南洲,那可是最南边,离京城最远。向来多虫蚁鸟兽蛊毒,而且天气湿热,去那里的官员在路上受不了,到任地的时候都会大病一场。陛下怎么给七皇子封了那里?还要七皇子立即赶往?”一大臣十分不解,不是说陛下很是宠爱七皇子吗?

其他几个皇子也很不解,他看向正在往外走的四皇子。四皇子与七皇子是同母的亲兄弟,之前又跟着长宁帝去看望过七皇子,他们觉得四皇子可能知道什么!

六皇子率先走向四皇子,“四哥,你知道父皇为什么给七弟南洲这个封地吗?还要他现在就去南洲?七弟的伤没事吧?”

五皇子也走上前问道:“是呀,听说七皇子伤得很重?”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伤了下面,怎么也要一年吧!

太子没过来,他知道他的前未来太子妃做出这样的事,他还是不要过去招惹四皇子的好。不过他也没有出去,还在旁边听着。同时其他的几个大臣也在听。一些官职小的官员倒是陆陆续续的出去了,他们的官位小,还要回各自的官衙上值,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停留。

四皇子那如寒潭般冰冷的眼眸,缓缓扫过四周,他冷冷开口:“本王怎么知道父皇为何如此安排?你们要想知道不如直接问父皇去。想必父皇应该还没走远,现在过去还来得及。”心里想着要给弟弟多带点钱财和人手,弟弟的暗卫也要催催父皇了。

几个大臣们还在低声讨论。有人猜测这是皇帝的一种考验,如果七皇子能在南洲有所建树,或许还有转机。也有人认为这是皇帝对七皇子彻底失望之举。

四皇子不想再被追问,与其在这供人消遣玩笑,不如进宫找母妃好好商量一下弟弟去封地的事。于是他转身匆匆朝着宫里离去。

太子看到这一幕,心中隐隐有种不安,总感觉哪里不对,生性多疑的他决定再好好关注一下。

其余的几个皇子见问不到,就打算去七皇子府问问当事人。七皇子府是不让人进了,但七皇子即将出远门,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他们这些做哥哥给可能这辈子都再也见不得的弟弟送点东西也是可以的吧!几个皇子互相对视了一眼,各自都知道各自的想法。

随后,大臣们也渐渐散去,各自怀着心思回归本职工作,朝堂暂时恢复了平静,可每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远未停止。

清泰殿内,逐渐恢复了宁静,只留下空气中淡淡的檀香,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场朝堂议政的庄严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