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告华夏子民书(1 / 2)

高炉炼钢法?这不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吗?

看来系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自己引导工业革命!

至少在掸国,李定国没有时间,也没有意愿去搞工业!现在收复了滇省,李定国觉的是时候开启工业化进程了!

现在华夏在大航海上已经落后了,虽然幅度很小,但是基础不好,如果自己可以引导加速,以华夏人的智慧,十年就可以重新引领世界!

所以李定国现在必须先整个滇省!吴三贵退往水西之后,集结兵力守住水西,这里是滇省进入黔省的要道!同时四处求援!

李定国没有贸然追击,而是开始消化这次战役的收获!

没有了吴三贵的军队,三日之内,滇省各地平定!大部分地方官都比较识时务!极少数有想体现自己气节的都求仁得仁,被李定国斩了,这种人不值得!

平定滇省,第一步就是剪辫子!滇省沦陷时间不长,大家都还怀念大明衣冠!很快,整个滇省就焕然一新!

李定国颁布了很多新政,首先因为连年战争,土地荒芜,民生凋敝,李定国查处了一批吴三贵的铁杆支持者,把他们的土地分给无地农人,整个滇省境内实施三年免赋税!

李定国还在滇省新设了商务衙门,鼓励行商,百姓可自由在滇省境内行商,各地不得阻拦,原则上仅对售卖店铺实行收税!

滇省安定之后,李定国坐在平西王府,如今这里被改为晋王府!他派出几支精锐小队,前往赣省,去找三个人!这个计划被他命名为\"火种计划\"!

第一个叫宋应星,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甲申之变后原本想在南明小朝廷谋个差事,但是当时的弘历君臣目光狭窄,容不下他,所以隐居在老家终身不仕!

如果没有意外,四年后他会在老家穷困潦倒中病逝!

第二个叫方以智,方以智的学识非常渊博,着作十分丰富。

在物理学、哲学、文学、音韵学、经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物理学方面做过系统的研究,成就卓着。方以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他所着的《物理小识》里。

第三个叫薄珏,是明末历史上有名的机械制造大师,幼家贫,好钻研,因屡试不第,又目睹官场腐败,决心改学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等。

薄珏学精微奥博,尝造浑天仪。着《素问天倾西北之妄辨》及《浑天仪图说》、《行海测天法》、《天体无色辨》、《天形北高南下辨》、《荧惑守心论》、《格物测地论》等。

他在崇祯年间就制造出千里镜,比西方人更早!可是这样的大才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被埋没了!

现在李定国要发展工业,需要一些真正懂科学的大拿来把关,所以立即前往赣省寻找!

李定国对此事十分慎重,亲自接见了执行\"火种计划\"的小队!

“各位,我名单上的这三个人,你们务必要找到他们,他们一个人都堪比十万大军!如果找到,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王爷放心,吾等必不负所托!”

李定国为了增加他们的执行力,要深入满清腹地,找到这些科学家并且安全带出来,难度还是很大!

每个队员李定国给他们配发了手枪,手雷,多功能军刀,望远镜!这些东西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实力,还可以作为信物,取信于这些大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