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原来是这所学校呀?好啦,我知道了。”墨镜少妇看到李永恒写的那行文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身边的常大朱,此时忽然坐直了,伸了个懒腰,嘴里啊啊啊地嚎叫了几声,问李永恒:“老李,现在几点钟了,还没到七星市火车站啊?”
对面的墨镜少妇听到常大朱的说话声,触电般地往后一靠,转头假装看着窗外的风景。她的反应,一看就是不想搭理常大朱。
李永恒趁机把小抄本和圆珠笔放回手提袋里:“差不多了,如果火车没毛病的话,最多半个小时,就到达七星市了。”
偏偏这个时候,绿皮火车的汽笛鸣叫起来,又要停靠一个小站。
唉,落后啊,真怀念后世乘坐高铁的时光啊!李永恒暗自感慨。
绿皮火车靠站停车,有很多人下车了,也有很多人上车了。车厢里吵吵嚷嚷的,跟喧闹的菜市场有得一比。
大约十分钟之后,这列绿皮火车才呜呜呜的鸣笛几声,继续上路。
常大朱对李永恒摇了摇头:“老李啊,我还以为坐火车很快,哼!这种火车,什么大站小站都停,太浪费时间了吧?以后我们回家的话,坐汽车算了!”
“好好好,以后我们就坐汽车回家。”李永恒随口敷衍身边的猪大肠,眼光却瞄向对面的那个墨镜少妇。
墨镜少妇似乎没有听到两个少年人的对话,一直看着窗外。
又过了将近半个小时,这列杂乱的、超载的绿皮火车,终于鸣着低沉的笛声进站。
七星市火车站,到了!
李永恒所在的这列车厢里,几乎所有的旅客都提着背着各自的行李,准备下车。
李永恒跟常大朱手忙脚乱地把各自的行李拿好,他抽空看了一眼对面的那位墨镜少妇,发现她只是在肩膀上挎着一个小小的红色坤包。不像其他旅客那样,大包小包的,显得特别的与众不同。
按原版的记忆,李永恒记得,在七星市火车站的出站口,会有师范学校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手里举着迎接新生的大牌子,负责把前来报到的新生们一个一个的接待好。
所谓的接待好,除了在火车站内接收新生们之外,还要有人带着新生们到外面乘坐公共汽车,保证一个不漏地带回到那所师范学校。
李永恒对接待新生的事情记得很清楚。但对面那位墨镜少妇怎么下的车,又是怎么出的站台,他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
不过嘛,穿越之后,现在的情况有点儿不同了。他打算留心观察一下,墨镜少妇的接下来的行踪。
车厢里,旅客们等待车门打开之后,纷纷涌下车。
站台上,顿时人潮涌动。有喊叫声的,也有嬉闹声的……
常大朱紧紧跟在李永恒的身边,生怕走失。毕竟老李比自己大了两天,见多识广,必定能带着自己,顺利地找到出站口。
无数的旅客,像是羊群跟着领头羊一样,潮水般的朝着出站口走去。李永恒和常大朱俩少年有样学样,跟随大流,慢慢地靠近了出站口。
李永恒转头四下张望,发现那位墨镜少妇,正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面不远处,一头蓬松的卷发有节奏地随着步子晃动着。她的整个人,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从容自信。
原版的记忆果然没出错,就在出站口的那段栏杆外边,师范学校前来迎接新生的几个师兄师姐们,高举着“热烈欢迎一九八七届xx师范学校新生”的大牌子,几双眼睛盯着每一个出站的旅客,不放过每一个看上去像是新生的人。
常大朱和李永恒两名新生一看到大牌子就高兴起来,主动迎了上去,跟师兄师姐们打招呼,顺利地找到了组织。
李永恒踮起了脚尖,发现前面的那位墨镜少妇,也被一名戴着墨镜的高大男子接走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永恒的内心当中,忽然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