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小了,天天舞刀弄枪的我也不放心,我跟他妈说了,让回去问问他的意见,要是行,就年底办事儿。”
回去的路上高三星央求高加林母亲,让她撮合许美琴,高加林母亲很后悔带他过来。
高明楼十分高兴,儿子的北山之行让他终于消除了对刘巧玲的念头。他夜里又赶到高玉德家,为儿子的事情和高加林母亲商量。
“三星以前看中了刘立本的三女子,这次跟着你们到北山,一下我就放心了,许家的女娃娃把三星的心拉走了,要央告我过来,你们成了干亲戚,那许增粮人我见过,也好的很,我觉着这事儿能成。”
许增粮是高玉德的恩人,高明楼一样是高玉德的恩人,没日没夜陪着找马建国要人,不惜和王振武撕破脸,按说三星的事应该帮忙的。
高加林白天跑了一天,母亲还没有来的及和他说许家的意思,高明楼已经抢在前头了。
看到母亲有些为难的意思,高加林说道:“我跟我干爹说,三星配我那妹子,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高明楼走后,母亲对高玉德和高加林说了许增粮的意思,高加林不同意和许美琴处对象。他对父母说许美琴快人快语还会武术,两个人性格不合适,还是做干亲戚会好一些。
高玉德早已经为儿子的婚姻吃尽了苦头儿,他想让儿子早些稳定下来,听老婆说许家的女子整体人还是很俊俏,虽说个性稍强,和加林还是比较般配的,本身来说他们家在村里人丁稀少,有一个好强的媳妇也可以撑起门事。
两口子磨破了嘴皮劝了大半夜,高加林始终不同意,最后说即使自己拒绝了那还是许增粮的干儿子,也得罪不了他,许美琴能说会干,也不愁找不到好人家,高三星已经等的火急火燎,还是尽快给三星安排安排。说完就拿着铺盖卷找德顺老汉看养猪场了。
许家的枕头厂到劳动节生意十分火爆,和爸爸一起忙到半夜,许美琴才松了一口气,她打开一瓶烧酒,倒了一小杯,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她心里想到了白天的高加林,这个婚姻一直传闻不断的人,今天因缘际会居然会来到她家,给她平静的心湖投进一颗石子,荡起一圈圈涟漪。有好事的工人给爸爸讲了自己白天在高加林面前显示武功的事情,爸爸吵了他几句,“一个女孩子家,舞刀弄枪的男人都会怕,你偏偏露能,要是吓住了高加林,看你怎么办?”
要是他不愿意,还有三星呢,你看不出来他很中意我,这小子虽然笨笨的,也是实在人,将来好管。
在许美琴心里,只需要一个听自己话的人,把自己捧的高高的,显然从这点儿出发,高加林不如高三星,高加林一看就是有主意的人,那他们两个结婚后谁听谁的,不能天天吵着架过日子。但是高三星憨憨的,让她又不满意。只有看看高加林那头是什么意见。
夏成涛来城关公社视察,见高加林没来参会,就问王振武,王振武说高加林因为养猪场事情多,已经辞职半个月了,还拿出高加林的辞职信让夏成涛看。
看到夏副县长脸色很不高兴,王振武试探着问:“领导,你看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再去做做工作?”
当着高明楼、马建国还有其他一众年轻干部的面,夏成涛语重心长的说道:“振武书记,对于一个干部的提拔和任免,可不是看我脸色的,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你不是给我干工作的,是为城关公社两万群众服务的。他到底因为什么辞职,我多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我希望我们的干部,在做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你是人民的公仆,不是高高在的老爷。”
王振武听的脸色发红,额头冒汗,一直拿着本子记。马建国低着头战战兢兢,生怕高明楼奏他一本。
“行,我就说这么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定要有所敬畏。中午我就不吃饭了,我想四处走走,你们忙自己的事情吧。”
开完会后,马建国来到王振武办公室,拿出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纸递给王书记,说这是高加林的保证书,搁在家里怕玉芳捣乱,还是交给他管最放心。
王振武一看最后的署名,“建国哥,你看看,你看看,你只要稍微不留神,这小子就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