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班后,他的办公室里电话不断,目前县城的紧俏物资都是凭票买的,没有关系就是有钱也买不来,那些托关系找路子递烟递条子的不断,张克南马上就尝到了当领导的甜头。他对石佛供销社的陈文奇说明天有两个朋友过来看电影,没过半小时,陈文奇就送来三张电影票。
当官就是好啊,他把三张电影票装入提包里,他前脚刚进屋,爸爸后脚就到。
军人出身的张新军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腰背挺直,经过特殊训练的身材一直保持的很好。他摘下帽子挂在衣架上,把提包挂在墙上,认真地洗着自己的手。
“克南,现在当领导了,不同于一般群众,任何时候都要记住,管住自己的嘴,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说,管住自己的手,公家的东西一分钱都不能拿。”
吴春梅递给丈夫干毛巾擦手,开玩笑说道:“老张,在公社里是领导,到家了角色该换换了,别老绷着一张脸,看着像黑脸包公。”
坐在饭桌上,张新军说起了白天的事情,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是提倡廉政,“今天我逮着高明楼和马建国他们,给他们强调了廉政的重要性,身为国家干部,要廉洁奉公,不能拉帮结派,借着公家的名义大吃大喝。”
回来听克南说了他们喝酒的原因,本来也不是什么事儿,自己哪会欠一顿酒一顿饭,可是这些家伙连打个招呼都不打,表明了目中无人。
“爸,你这样一说,他们还不怀疑到我头上?”
“我还没有那么傻,这些人要不断敲打敲打,在高家村难道他高明楼就是铁板一块儿,光我知道的,武中秋、黄志有、鬼老三和高刘两姓不对劲。有些话要点到为止,不能挑明。”
“高加林知道我和你的关系,万一他对高明楼说了,我不是成了叛徒?”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别看你和高加林是同学,我就见了一面比你更了解他。只要我的板子不落到高明楼的屁股上,高加林不会泄露我们的关系。”
或许爸爸是对的,在部队也是管几百人的官,社会经验比自己要丰富。
高加林不在张克南邀请之列,本国的电影很多都没有看过,那封信闹腾的也没有心思看什么日本电影,经不住刘巧玲的央告,他答应相跟着去县城,但是不去看电影,要去二爸家里走一趟,顺道也探探那封信到了马家是什么态度。
到了马店村口刘巧玲去玉芳家叫人,他在村口等着,没多大会儿玉芳跟着出来了,满面春风,车前面的篓子里放着那套《基督山伯爵》。
高加林纳闷了,难道里面没有信,或者是玉芳和家人根本就不在意。三人骑上车子往前走,他问玉芳:“这么厚的书,四哥两天可看完了?”
“他看了十几页就看不下去了,说外国人写的书费脑子,光记人名都记不住,别说故事情节了,真不如看小人书,我哥可有意思了,他看着看着就能睡着,还说让我去县城花少点钱买几本连环画,有画面有文字通俗易懂,以后他睡不着就可以看看,帮助睡眠。”
要是马晓冬马大哈,没有发现里面的信,这信还应该在书里,怎么把书里的信拿出来,千万不能落到张克南手上。思考着这个问题,他只顾骑车,刘巧玲和马玉芳两人边说边聊,他也不愿插嘴。
看到马玉芳骑的是一辆崭新的双斜梁“凤凰自行车”,高加林有了主意,对玉芳说道:“你这车子不赖,什么时候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