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耿宝荣和民兵们交代后就走了,高加林只有苦笑,什么后果他承担,遇到事儿他比谁溜的都快,信你个鬼?
高加林走到门板前说道:“大爷,大娘,你和三叔他们商量商量,县里安排的都妥当了,挡着路耽误了工程,这罪过大啊!”
常根母亲白楞了高加林一眼儿,“儿子都没了,我们怕甚,大不了掉脑袋。”接着又扯着喉咙哭了起来,“我苦命的儿啊,你死得好冤呐!”
常根三叔知道这老两口是过来跟儿媳妇分钱来了,按照刚才的意思,如果常根的儿子常胜等到四年后让国家安排工作,这钱是拿不到手的,这老两口也拿不到钱,如果常根媳妇和孩子商量不去上班,这钱分起来也麻烦,一旦到了常根媳妇手里,这老两口就难要了。
对于大哥家的情况,常根三叔也挠头,但是大哥两口也太大胆,居然把人抬了出来,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高加林把常根三叔和常根媳妇叫到一边,“老人这样闹,大家都不好,你们刚才商量出结果没有,看看是按哪条路走?最好还是问问孩子。”
常根的孩子常胜今年十四岁,遭遇这样的不幸,让孩子一下长大了许多,他看着爷爷奶奶苍老的面庞,知道自己只要选择上班,自家分钱就难了。他对着妈妈说:“妈,我学习好,将来考上大学就能上班了,咱家人多,还是要钱吧,这班儿我不上了。”
运设备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司机们都挤到前面吵吵嚷嚷,还有大胆的就站在门板边看。
高加林让三星去拿印泥稿纸,就着卡车引擎盖开始办公,让常根媳妇摁了手印,三星收起了东西。
高加林让马晓冬点钱给家属,常根的父母站了起来也凑过来,“不行,不行,这钱还有我们一份儿,老三,你咋主事的,你可要一碗水端平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大热天司机们意见很大,因为回去的早还可以再拉一趟活儿。在公家层面已经了断,任由他们家属自己掰扯不断,没完没了也不行啊。
高加林趁着家属们分钱的空档,围着门板转了三圈,一脚踢在门板上,只听“嗷”的一声,门板上的人就坐了起来,离得最近的司机发出一声惊叫,瘫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高加林气得青筋从额头突出来,指挥民兵把冒充常根的人捆了起来,让张明亮开着偏三轮拉着吓昏的司机到医院急救。
家属们一看这老两口闯了祸,常根媳妇白了公婆一眼,拉着儿女和常根三叔一起带着人气哼哼的走了,只留下常根的父母望着被捆的外甥一脸绝望。
卫生院打来电话说那个司机已经救活了,高加林让民兵放了常根的表弟。他向耿宝荣先汇报了处理结果,又请了假,和三星一起去县里看夏成涛。
回到高家村带上高明楼,三人一起去了县城人民医院。他们在走廊里看到了夏成涛病房门口的连椅上坐满了人,这都是来探望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