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年12月2日,王子江迎涵起床了,他的妻子苏清婉和仆人们照顾自己的儿子江新时,侍卫赵德阳在帮忙照顾江迎涵自己的儿子。
现在是冬月,农历十一月,天气寒冷,像是“柳絮因风起”,江迎涵和他的朋友们穿着传统服饰和冬装,带着手套,穿着爪袜和兽人的鞋,爪袜是一种露脚趾和脚后跟的袜子,江迎涵衣着华贵,有别于平民百姓。
江迎涵、江新时和苏清婉在一起烤火,江新时上幼儿园,现在日新月异,小孩要上幼儿园,江迎涵和苏清婉没有上过幼儿园,问儿子幼儿园的情况。
“小时,你们上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要不要学习课程?幼儿园的老师对你们态度温和和周到吗?”江迎涵连续问了三个问题。
“父王,我们上的幼儿园是古风风格的建筑,有典雅韵味;我们学习点基础课程,比如识字、识数、了解外文,我们也有娱乐时间;老师对我们态度温和和周到。”江新时依次回答江迎涵的问题。
“你们这一代兽人真是辛苦,一出生下来就要站在起跑线上跑步,不过没有事就好。”江迎涵安抚江新时。
“时儿,你不要把学习压力看得很重,基础的课程是要学习,该放松的时候也要放松。”苏清婉安抚江新时。
”殿下,老臣也去了解小时的幼儿园,打听和体验一下,确认小时说的话是真的。”赵德阳下跪行礼,向江迎涵禀报。
江迎涵免礼,赵德阳起身。
“小阳,我看到你和我的儿子江新时,想到了我和我的侍卫刘蓝赵岚,他们现在在内阁决策,我也换上新的侍卫,感觉你和赵岚他们很像,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待和信任。”江迎涵摸着赵德阳的手,勉励他。
火盆烧得通红,像是铁水一样,木炭的价格很低,也有官方补贴,平民百姓也买得起了,江迎涵念《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你呀,又显摆文化了。”苏清婉笑着说道。
“父王可是我国有名的作家呢。”江新时也读到江迎涵的作品,赞叹不已。
江迎涵读女频小说,就是女性受众的小说,感叹书中的内容不符合逻辑,女主角不守规矩,其他角色守规矩,男主手握几十万大军,女主角让男主角自尽,男主乖乖地自尽了。
“手握几十万大军,可以反抗一下也,怎么就像扶苏一样自尽了?”江迎涵满脸问号,将这本书放下了。
父王江安和皇兄江平德来访,江迎涵他们行礼。
“皇孙长大了,希望你健康成长。”江安摸着江新时,微笑地哄着他。
江新时也向皇祖父江安亲近。
仆人们递上来内阁决策的议程,请江迎涵和江安过目。
“建立委员会,管理祖国弘阳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让国际事务由委员会商议,同时促进各国和平发展。”江迎涵在心里读这些内容。
“内阁决策已经通过这项决策,想必我国能够和其他国家友好相处和解决国际事务了。”江安温和和欣慰地说道。
“父王和皇弟可以当委员会的名誉主席了。”江平德摸着江迎涵的手,欣慰地说。
“内阁由农民、官员、工人、商人、使者、文人和其他行业的代表组成党派,一个职业组成一个党派,以他们的职业命名党派,所以还需要内阁宰相和核心党派做出统筹和决策。”江安解释内阁党派。
“我们国家和平发展,通过互相帮扶友好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不需要通过掠夺就可以自给自足和富裕,这是我们的文化和制度优。”江迎涵自豪地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江平德那《周易》中的名句说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避而不周。”江迎涵说道。
江安坐下,陪伴家人,又聊起来家常,比如让江迎涵到封地就藩,对江迎涵的担心,关于江迎涵小时候的趣事。
王后张静怡也跟着江安来到江迎涵房间,一起喝茶、果汁和汽水。
江迎涵他们拜见张静怡,同时阅读书籍和绘画,欣赏艺术作品,聊家常,像是平民百姓的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
江夏彦也来了,他不爱说话,默默地坐着阅读。
皇姐江珪仁和江珪玹也拜访江迎涵,一间屋子里顿时挤满了人。
江夏彦见到这么多人,感到脸红和拘束,说道“我告辞了”,便离开了江迎涵的房间。
“哎,二哥江夏彦不爱交流,喜欢独来独往。”江安像是失去了宝贝一样遗憾和失落。
乐队表演音乐节目,舞队表演舞蹈,仆人们端来更多的火盆,一家人像是看戏一样面朝舞台,欣赏一下这段表演。
配乐欢快畅达,舞女和男舞者整齐划一地旋转、低下身子、起身、以扇遮面,最后向江迎涵他们鞠躬致谢。
“国家开设了艺术学院,培养音乐家和舞蹈家,就是学费太贵了,有7000元,等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增加,价格也就打下来了。”江迎涵感叹艺术的精美和培养艺术生的高昂。
看完了节目以后,江迎涵他们一家到街上巡视,身边有士兵戒严,有贴身侍卫护身。
街上悬挂灯笼,路上的冰雪被打扫干净,江安和江迎涵坐在座驾里欣赏街上风景。
官民上书言事,江安让部下收集这些书信,交给内阁做决策,同时听取官员汇报工作,和百姓的祝贺和建议。
周围的百姓以鞠躬礼和其他新式礼仪作为回应,人们也穿上中式长袍和日常服装,呈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彰显弘阳国的文化自信、改革发展和强大的包容性。
士兵和护卫也换上现代服饰和传统服装相结合的军装、保安服,彰显这个国家的新生和发展。
那军装像现代军装的颜色,配上交领和现代纽扣、拉链和腰带。
保安服也像警察的服装,深蓝色和现代材质,搭配传统服装和现代服饰。
江迎涵他们来到郊外,看到农民用传统木制机器、现代机器和机器人在温室大棚里继续种植蔬菜,感到欣慰和自豪。
“禾下乘凉梦。”江迎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