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梦境与节奏的神经密码(1 / 2)

曼谷的清晨,阳光透过叶凌工作室的落地窗,洒在堆满资料的会议桌上。桌上摊开着来自尼日利亚伊博村的梦境节奏录音、脑电波监测设备说明书,还有阿泰从波士顿带回来的最新音乐心理学研究报告。叶凌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对面的卡洛斯:“你确定神经科学家愿意跟我们这群‘音乐治疗师’合作?”

卡洛斯敲了敲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一封未读邮件:“这位叫艾丽西亚的博士,在邮件里说她对‘节奏与潜意识的跨文化研究’很感兴趣。而且,她就在曼谷的朱拉隆功大学。” 李洁翻着伊博村长老送的梦境日记,眉头微皱:“但梦境这东西,太抽象了。怎么把它和具体的鼓点联系起来?”

一周后,艾丽西亚博士带着她的研究团队出现在工作室。她穿着宽松的亚麻长裙,长发扎成利落的马尾,眼神里透着科学家特有的专注。“我一直在研究大脑在睡眠中的节律,” 她指着带来的便携式脑电波监测仪,“也许伊博鼓手们说的‘梦境节奏’,是大脑深层节律的外在表现。”

他们的第一个实验对象是阿泰。在伊博村时,阿泰曾多次梦见自己的竹筒鼓与祖先的鼓点对话。此刻,他躺在工作室临时搭建的 “睡眠舱” 里,头上戴着布满电极的脑电波监测帽,身旁放着竹筒鼓。艾丽西亚博士坐在电脑前,密切关注着屏幕上跳动的脑电波曲线。

随着工作室灯光渐暗,阿泰缓缓进入梦乡。起初,脑电波呈现出平稳的 a 波,突然,曲线剧烈波动,进入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与此同时,阿泰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竹筒鼓上敲击,发出微弱却有规律的节奏 —— 那是伊博鼓语中 “祖先召唤” 的节奏型。

“看!” 艾丽西亚兴奋地指着屏幕,“在 REm 睡眠期,他的脑电波频率和鼓点节奏出现了同步现象。” 叶凌凑近屏幕,看着那两条近乎重合的曲线,心跳也随之加快:“这意味着,梦境中的节奏可能真的是大脑在向身体‘传达’某种信息。”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发现,团队决定前往伊博村,对更多鼓手进行测试。在奥贡长老的支持下,他们在部落的祠堂里搭建了简易的研究站。每天夜晚,鼓手们在监测设备的环绕下入睡,艾丽西亚团队则在一旁记录下他们的脑电波和梦境节奏。

一周后,数据分析结果让所有人震惊。艾丽西亚站在祠堂前的木台上,手里拿着一叠数据报表:“我们发现,伊博鼓手在梦境中敲击的节奏,与他们日常演奏的传统鼓语有着微妙的差异。这些差异并非随机,而是呈现出特定的模式,很可能与他们的潜意识记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