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文物收购点(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2108 字 11小时前

文物收购点

1981年3月,文协首领茅盾先生重病,他在病床上做了一个决定。</p>

3月14日,在他口述、其子韦韬笔录下,茅盾先给zy写了一封请求在他去世后追认为dy的信,之后又口述了一封给文协sj处的信。</p>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p>

两周后的3月27日,茅盾先生去世,享年85岁。</p>

4月24日,文协召开首领团会议,会上决定推举巴金先生为新任中国文协首领,同时决定成立茅盾奖金委员会。</p>

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文协一直在按照茅盾先生的遗愿在筹备奖项,关于奖项的各种消息早已传遍了中国文坛。</p>

“我是说你的要报送评选。”</p>

林朝阳眼神怪异的看着她,“我那么多部,入围一部不是很正常吗?”</p>

他的语气平和,却让章德宁有一种捶他一顿的冲动,可仔细一想,林朝阳说的好像也没错。</p>

茅盾奖规定的评选范围是从1977年到1981年发表的超过10万字的长篇。</p>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父母爱情》《赖子的夏天》《梵高之死》《棋圣》……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林朝阳他竟然有四部符合要求。</p>

当然了,这些肯定是首先要经过各地文协、杂志社、出版社的筛选才能报送的。</p>

可以林朝阳这几部的质量和影响力来说,几乎可以肯定都能达到报送的标准和要求。</p>

章德宁并不知道后世有個词叫作凡尔赛,通常就是用来形容此时林朝阳的状态的。</p>

她强忍着吐槽林朝阳几句的心理,将脸转向了祝昌盛,“老祝,你们人文社那边不准备给他的报送一下?”</p>

“唔……这个社里应该有安排吧。这几年我们社里出的长篇不少,得筛选一下才行。”</p>

自五十年代以来,人文社一直被国内的作家和读者们视为圣殿,其中最能体现人文社权威性的便是,近三十年以来国内许许多多经典名著都是由他们出版的。</p>

从五十年代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新儿女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巨变》</p>

到六十年代的《艳阳天》《欧阳海之歌》《我们播种爱情》《东风德宁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郁闷。</p>

她们《燕京》数了半天就《棋圣》一部能打的,可人家人文社呢,符合报送条件的作品一抓一大把,不用评奖,他们内部就得先厮杀一场。</p>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p>

满腔欢喜的前来报喜,却接二连三的受到打击,让章德宁变得郁郁寡欢,化悲愤为食欲。</p>

林朝阳嫌弃的看着她,低声对陶玉书说:“我就说她是借着报喜的由头来蹭饭的。”</p>

陶玉书白了他一眼,你不如再大点声。</p>

听到林朝阳的话,章德宁吃的更多了。</p>

玩笑归玩笑,林朝阳当然理解章德宁的好意。</p>

他的淡定倒不是装的,而是出于对自身成绩的自信。</p>

这几年时间里,十万字以上的作品他写了四部,影响力都不小,总不可能连一部入围的作品都找不出来吧?</p>

至于能不能得奖,就要看评奖委员会的同志们如何操作了。</p>

“朝阳,你真不考虑加入一下文协?”吃完饭,章德宁打着饱嗝问了林朝阳一句。</p>

林朝阳明白她的意思,毕竟他可不是文协的自己人啊!</p>

“加了又如何?真要是有徇私的情况发生,我一个刚加入文协的小辈儿又能怎么样?</p>

反倒是徒增了烦恼,不如顺其自然。奖项这个东西嘛,都是锦上添花,鲁迅、巴金他们那时候可没什么奖项。”</p>

章德宁闻言睥睨他一眼,“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p>

章德宁说完这句话心气顺了不少,可算是报个刚才被嘲笑的仇,不给林朝阳反唇相讥的机会,她立刻把话题拐到了正题上。</p>

“不过我觉得这届评奖你还是很有优势的。”</p>

陶玉书好奇的问道:“优势在哪?”</p>

“他作品多啊!你细算一算,《父母爱情》《赖子的夏天》《梵高之死》《棋圣》四部作品都符合评奖的条件,口碑也都不俗。</p>

只要如果出版社或者杂志社方面愿意报送,入围两部作品不过分吧?</p>

获奖几率是不是比那些只有一部作品入围的作家更大?”</p>

陶玉书嗤笑道:“还有伱这么算的?这到底是评奖还是数学比赛?”</p>

章德宁急道:“你还别不信,和稀泥这种事我们中国人最愿意干。朝阳要真是入围了四部作品,哪怕四部作品都没达到获奖的作品,你信不信也会有人主动提出给他一个奖?”</p>

陶玉书的眼神将信将疑,看向林朝阳,“你说真能这样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