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闪耀巴黎(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3462 字 12小时前

闪耀巴黎

《大时代》在香江出版的日期跟内地前后没差两天,都是在十月初。</p>

这几年时间下来,林朝阳已经在香江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读者。</p>

这些读者的规模虽然跟武侠小说、漫画等通俗读物的受众没办法相比,但数量也相当可观了。</p>

其中不仅有普通的市民,还有香江相当大一部分的精英阶层。</p>

《大时代》上市前,明报出版社已经在自家旗下的几家报刊上预热了大半个月的时间。</p>

小说上市的铺天盖地,热度比十几天之前许观文炮轰自由总会还要高。</p>

在媒体报道的推波助澜之下,《大时代》就这样水灵灵的走到了香江市民面前。</p>

受这一年多来恒生指数暴涨的影响,香江如今的股民人数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p>

如果以家庭为单位来计算的话,股民的数量几乎覆盖了整个城市的人口。</p>

眼下股灾正如火如荼,股民们水深火热,媒体突然曝出《大时代》的“精准预言”,股民们立刻趋之若鹜。</p>

纷纷涌向街头巷尾的书店,想买一本《大时代》一探究竟。</p>

林朝阳在香江的读者不少,但股民群体更加庞大,新闻热潮所带来的舆论关注度甚至已经超越了股民群体,变成了一种全民关注的文化现象。</p>

去书店买《大时代》,成了近几日来香江市民阶层最时髦的事。</p>

蜂拥而至的市民挤爆了香江各大书店,《大时代》的库存仅坚持了不到两天就被热情的市民们给清空了。</p>

这两天的董桥都快乐疯了,安排着印刷厂日夜不停的加印。</p>

但加印、发货、上架总需要时间,书店的书架上依旧是空的,许多闻风而来的市民买不到《大时代》,怨声载道。</p>

如此情景,反而更加促进了媒体报道《大时代》、市民讨论《大时代》的热情。</p>

不到一周时间,香江凡有股民处,皆能听到“大时代”三个字。</p>

自新闻浪潮出现,连续多日,《大时代》的销量居高不下,读者抢购之热情,即便是现在香江漫画界顶流黄玉郎新作上市也难以媲美。</p>

之前《闯关东》《楚门的世界》等作品花费一两年才能卖到的10万册,只花了不到四天就达成了,并且销量仍像坐了火箭一样疯狂蹿升。</p>

15万册、20万册、30万册……</p>

香江自有纯作品出版以来,尚未出现过如此夸张的情况,引得香江界侧目的同时,又陷入了艳羡到失语的境地。</p>

在最初那一波新闻报道过后,就开始有媒体记者联系林朝阳试图采访他,但无一例外都联系不上。</p>

这些记者又不死心,跑到林氏影业和半山的嘉慧园门口蹲伏林朝阳。</p>

结果他们蹲了两天,这天一早跟正打着哈欠要出门上班的陶玉墨搭讪了两句,才从她口中得到一个坏消息。</p>

林朝阳前两天就出国了!</p>

这突然的消息让蹲了两天的记者们差点道心崩溃。</p>

“你们当记者的,消息也太不灵通了吧!”</p>

陶玉墨的嘲笑如同在记者们的伤口上狂妄的撒盐,记者们的脸都绿了。</p>

但秉持着记者的专业,还是有人垂死挣扎的问道:“陶小姐,林生这次去国外是公干吗?还是度假?”</p>

“度什么假啊,去领奖!”陶玉墨随口道。</p>

本来灰心丧气的记者们听到她这句话,眼睛立刻明亮起来,凭借着常年跑新闻的嗅觉,他们断定这奖肯定不一般。</p>

要不然,谁没事特意跑国外领奖啊!</p>

“陶小姐,方便问林生这次去领什么奖吗?”</p>

“法国的一个奖,叫勒诺多奖,你们知道吗?”</p>

面对陶玉墨的反问,记者们沉默以对。</p>

这个时候要是回答不知道,是不是显得大家不学无术啊?</p>

“知道,知道!法国很有名的奖项嘛!”有记者捧场道。</p>

陶玉墨一拍手,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夸奖道:“还是你们记者懂得多,这可是法国仅次于龚古尔奖的奖项了!”</p>

记者们顿时惊讶不已,竟然这么有名?</p>

还好刚才没说不知道,差点丢人了。</p>

庆幸之余,他们又立刻把面子的问题抛在一边,追问起陶玉墨林朝阳获奖的具体细节。</p>

“不行不行,我还得上班呢。”</p>

陶玉墨跟记者们说了两句,突然看了一眼手表,不顾记者们的阻拦慌慌张张的离开。</p>

她一走,信息源没了,记者们干瞪眼了一会儿,各自分头去想办法。</p>

《大时代》现在红的发紫,林朝阳这个作者全城关注,任何关于他的消息都可以享受头条待遇。</p>

更何况,听陶玉墨的意思,他这回得的奖项好像还挺不一般,他们得好好调查调查才行。</p>

与此同时的法国,巴黎。</p>

十一月初的巴黎,已是一派初冬景象。</p>

天气阴沉,看起来要下雪的样子,平添了几分寒意,林朝阳站在窗口欣赏了几分钟巴黎的街景。</p>

他是昨天下午落地巴黎的,克莱蒙·梅特耶代表伽利玛出版社来接机,并把他安排在了巴黎大学街旁的勒诺克斯旅馆。</p>

说是旅馆,但勒诺克斯旅馆的规模并不小,不仅有住宿业务,还有餐厅和酒吧。</p>

据克莱蒙·梅特耶的介绍,勒诺克斯旅馆所在的区域是拉丁区。</p>

一百多年以来,这里一直被巴黎人称为“文人区”,曾经住过不知凡几的作家、诗人和文化学者。</p>

“‘儒莲奖’的那个儒莲当年也住在这里。”</p>

这是克莱蒙·梅特耶唯一能找到的拉丁区和林朝阳的联系,斯坦尼斯拉斯·儒莲是法国知名的汉学家。</p>

到巴黎的第一晚,林朝阳睡的不算太好,起床在窗口缓了一会儿精神。</p>

等洗漱、穿好衣服后,他才下楼去吃早餐。</p>

旅馆的早餐很简陋,牛奶、咖啡、法棍、牛角面包、果酱,就这五样。</p>

法棍硬的像石头,林朝阳果断选择了牛角面包。</p>

可他躲过了法棍,却没躲过比打工人命还苦的咖啡。</p>

艰难的吃完早饭,林朝阳坐在旅馆的大堂里等人,他在巴黎人生地不熟,需要一个向导。</p>

“今天天气不错,竟然下雪了。”他等了没多久,克莱蒙·梅特耶便到了。</p>

“林,看起来昨晚睡得不错?”</p>

“还不错,要是早餐能丰富一点就更好了。”</p>

闲话了几句,克莱蒙·梅特耶又说:“距离颁奖还有两个多小时,去喝一杯怎么样?”</p>

林朝阳:???</p>

这就是你们法国人的松弛感吗?</p>

“这样的天气,不小酌一杯实在浪费了。”</p>

见林朝阳神色不满,克莱蒙·梅特耶只能嘟囔了一句,收回了想法。</p>

“既然你不想喝一杯,那我们先走吧。外面下雪了,可能要堵车。”</p>

出了旅馆,天空中的雪花洋洋洒洒。</p>

冷不丁从温暖的香江来到初冬的巴黎,尽管身上已经穿了羽绒服,但林朝阳还是不太适应的耸着肩钻进克莱蒙·梅特耶那辆雪佛兰里。</p>

克莱蒙·梅特耶说的没错,去图昂餐厅的路上确实有些堵车。</p>

图昂餐厅位于巴黎二区,克莱蒙·梅特耶的雪佛兰好不容易艰难的行至餐厅的街口,之后便寸步难行。</p>

“今天这条街上的车太多了,我们还是步行过去吧。”</p>

克莱蒙·梅特耶找地方停好了车,领着林朝阳步行来到图昂餐厅门口,充满法式格调的餐厅今天被装点的焕然一新。</p>

法国是欧洲的大国,每年有数百种奖项的评奖和颁发。</p>

每年从8月开始,巴黎的评奖活动就层出不穷。</p>

11月更是巅峰,因为法国的几项重量级奖项都会在这个时间陆续颁发,因而又被称之为“奖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