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狠手辣陶玉书
陶玉书的理解能力强,执行能力更快,跟林朝阳谈完话的不到一个星期,《新夜报》老板兼主编王世玉因克扣旗下专栏作家稿费而被《天天日报》声讨。</p>
《新夜报》便是造谣林朝阳和张曼玉最狠的小报之一。</p>
在香江报界,尽管许多知名文人都是从专栏作家起步,但专栏作家却历来是报界食物链的底层。</p>
日更要求大丶文字格调低丶稿费压榨狼-—·</p>
多年以来不止一位作家说过,香江报纸的专栏作家卖弄文墨比舞女货腰还不如,舞女碰到个下流客人还可以甩个耳光,大不了跳槽到别家舞厅。</p>
可香江的专栏作家却连选择报刊丶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权力都没有,只能逆来顺受。</p>
在《天天日报》声讨王世玉的报导中,列举了刘以丶亦舒丶十三妹等诸多作家当年为报刊写专栏时遭遇的不公待遇。</p>
文章字字珠玑,慷慨激昂,通篇均是仗义执言的义理之词,立刻引来了不少读者的支持。</p>
尤其是文章中对「十三妹」的报导,更是引起了许多报纸读者的强烈共鸣。</p>
在香江文坛,要说知名女作家有很多,比如亦舒丶李碧华丶林燕妮。</p>
但若说众所公认的里不仅详细记录了十三妹数次被《新夜报》压稿酬的事,还提到了当年十三妹去世的往事。</p>
当年去世之前,十三妹一直给《新夜报》写专栏。70年10月王世玉等待数日没有接到她的续稿,联系又联系不上,只有四处寻访。</p>
好几日都香无音讯,王世玉觉得十三妹有可能是去世了,于是有针对性的盘查了香江当时医院里无人招领的女尸,果然找到了十三妹。</p>
之后,《新夜报》成了香江痛斥王世玉的「人面兽心」,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叫好。</p>
还有刘以也在新一期的《香江》上写了一篇回忆十三妹的文章,他是十三妹在香江文坛为数不多的朋友。</p>
两人当年因写专栏结识,见面不算多,但十三妹爱跟他煲电话粥。</p>
刘以的文章以怀念为主,对于王世玉的声讨并不激烈,但谁都能看出其中的不满。</p>
近些年来,刘以在香江文坛的名声日渐隆重,尤其是主持《香江》之后,更有一代文坛盟主的气势,他的发声引来了香江文坛的侧目。</p>
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王世玉在香江文坛声名狼藉,在读者间更是人人喊打,连《新夜报》的销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p>
香江报业在七十年代进入高度竞争环境,最多的时候市面上有110多种报纸发行,竞争强度之大堪称惨烈。</p>
报纸倒闭最高峰时,每个月都有两三份报纸宣布倒闭。</p>
进入八十年代后,大报争鸣,小报的生存空间更小了。</p>
如《新夜报》《今夜报》《响尾蛇》这些报纸不过是苟延残喘,它们经常会在版面上放上大幅性感照甚至裸女照,上面还有风月场所的gg,为了吸引眼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p>
现在《新夜报》被《天天日报》集火,不仅老板的名声臭了,连报纸销量也受到了影响,一时之间竟有种明天就要关张倒闭的摇摇欲坠之感。</p>
《天天日报》为什麽会攻击《新夜报》,报界业内人土大概都知道。</p>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陶玉书的出手会如此快速丶精准,几乎是一下子打到了《新夜报》的七寸上。</p>
这一次《新夜报》如果熬不过去,就只剩倒闭一条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