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陶玉书
临近年底,香江不少行业协会在近期都开始举办酒会,地点多放在各大酒店,有的也会聚集在行业龙头公司举办。</p>
香江报业公会在诸多行业当中算不上是有钱的,十四家会员单位的市值加在一起可能还没一家大地产公司多。</p>
但若论起影响力和关注度来,香江报业公会却是在全港数一数二的,因而报业公会的酒会也办得很有牌面。</p>
酒会地点在丽晶酒店,作为维多利亚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丽晶酒店自诞生之日起就代表了香江酒店的最高标准。</p>
在八十年代,它也一度是香江高端酒店的代名词。</p>
林朝阳夫妻俩入场,引来了诸多目光的注意。</p>
报业公会如今有十四家会员,《明报》《南华早报》《大公报》《星岛日报》《文汇报》《香江商报》—</p>
每一家都在香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多年以来香江报业一直有左中右之分。</p>
在14家会员当中,《大公报》《文汇报》《香江商报》是坚定的左派,前些年左派报纸在香江一直属于少数派。</p>
如今《明报》被陶玉书掌握,尽管在这一年多当中立场始终保持微妙的中立态度,但谁都知道,《明报》的底色已经是红色了。</p>
4家坚定的左派在报业公会当中不算是多数派,但如今的情况与84年之前不同了。</p>
回归日期已定,除了如《香江时报》这种坚定的死硬分子之外,多数媒体已经非常识时务的保持了中立,或者说是由亲右变成了亲港。</p>
过去的一年,明报企业上市后股价狂飙突进,如今已成香江传媒业更是多达7份,《天天日报》就曾是胡仙的产业,她还收购了文化传信公司。</p>
名下两家上市公司市值高峰时高达84亿港元,胡仙本人的财富也多达50亿港元。</p>
如果她能够脚踏实地的继续经营下去,「报业女王」这个头衔依旧可以稳稳带在头上。</p>
可惜的是人心不足,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她便开始涉足地产。</p>
早期收获胡仙的地产生意很顺利,其中最着名的战役就是85年她联合怡胜太平洋打败九仓置地,以6.36亿港元拿下尖沙咀广东道太阳广场地块。</p>
仅仅半年之后,胡仙便以8.3亿港元将这块地转卖,获利近2亿港元。</p>
如此暴利让胡仙食髓知味,当时她掌握七家报馆,经营得当,一年也不过一亿多港元的收益。</p>
与地产获利相比,报业生意实在是太小几科了。</p>
之后她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除了在香江,她还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四处出击,参与了近20项物业投资,其中多数为举债投资。</p>
结果从88年年末开始,海外地产市场一落千丈,她所掌控的星岛集团和文化传信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p>
「胡仙小姐现在压力也很大,林太如果有心扩张报刊业务的话,不妨跟胡仙小姐多接触接触。」</p>
「谢谢胡社长的提醒。」</p>
陶玉书客气的谢过胡锦波的建议,但并没有露出任何欣喜之色,也没有追问他更多的细节。</p>
她这样的表现让胡锦波意识到自己的马屁可能拍到了马蹄子上,心中不禁失望,但也没有再说什么,识趣的走到了一边。</p>
待酒会结束,回家的路上陶玉书跟林朝阳说起胡锦波的建议。</p>
林朝阳问:「你是什么想法?」</p>
陶玉书理智的分析道:「香江的报业经过这么多年的竞争、筛选,报业格局已经形成最基本的格局,读者群也呈饱和状态。</p>
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贪大的经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p>
明报企业跟星岛报业在经营方向上高度重合,不管是购买他们甩卖的产业,</p>
或者是收购都不是个好选择,况且胡仙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会轻易变卖基本盘的。」</p>
她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这话说了等于白说,林朝阳了解她这个人,从来不会无的放矢。</p>
他又问:「你看上什么了?」</p>
陶玉书笑了起来,「我看上没用啊,人家肯卖才行。’</p>
然后她才说道:「明报企业现在缺乏一家英文报纸,胡仙的《虎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p>
《虎报》是胡仙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三家报馆之一,是香江除了《南华早报》</p>
之外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纸。</p>
于情于理,陶玉书的这个念头确实有些不切实际。</p>
「你要买《虎报》,还不如买《南华早报》。」林朝阳说。</p>
陶玉书以为他在开玩笑,《南华早报》87年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今年同样成功在港股上市,市值已经超过了30亿港元。</p>
明报企业跟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可比不了,所以陶玉书也不认为她收购得了有新闻集团在背后支持的《南华早报》。</p>
「这种事谁说得准啊,放在三年前,你能想到胡仙现在负债累累吗?」林朝阳说了一句。</p>
「那倒是,如果真有合适的机会能收购当然好。」</p>
《南华早报》的销量在10万份左右,单纯以销量而论,在香江算不上是大报。</p>
但它却有个其他香江大报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一份在香江发行的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的历史悠久,定位非常高端,是整个亚洲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p>
虽然发行量不大,可盈利却冠绝香江报业。</p>
去年一整年,《南华早报》的利润超过2亿港元,而同时期号称发行量过百万份的东方报业,盈利也不过堪堪破了2亿港元而已。</p>
「真要是能收购《南华早报》的话,我们新闻门户网站的计划肯定可以实施的更顺利。」陶玉书畅想了起来。</p>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p>
现在没有英文报纸也没关系,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虽然依附于现实,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脱离现实。</p>
一步一步来嘛。」</p>
陶玉书点了点头,「说得对,先搞好摘要吧。」</p>
互联网这东西,出现的很早,69年便诞生于美国。</p>
但那时候用的还是aRPaneT网,相当于是个大局域网,需要不停的扩展节点,</p>
一直到1981年arpa网才连接了213个主机。</p>
在这期间,世界上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网络,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csneT和nsFneT等。</p>
这些网络都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p>
但规模还是极其有限。</p>
一直到1989年,也就是去年,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p>
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链接在网页间跳转,这种简单而强大的构想为互联网带来了爆炸性增长和广泛普及的可能。</p>
就在今年,香江中文大学已经在计划建立香江第一个互联网连接,并且还将.hk域名服务器从美国迁移到了香江。</p>
据林朝阳跟高锟交流,这一计划即将在91年1月份完成。</p>
在林朝阳的「科普」之下,陶玉书对崭新的互联网充满了兴趣。</p>
林朝阳没敢给陶玉书科普太多,只是把「新闻门户」这个概念告诉她,就已经让陶玉书心驰神往了。</p>
陶玉书陶醉于林朝阳的「想象」,并且不乏执行的动力。</p>
在这个家里,向来都是林朝阳负责动嘴,她负责动手的。</p>
她跟林朝阳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先尝试以新闻摘要的方式介入互联网新闻。</p>
反正如今香江连互联网都没接入呢,就算是接入了,前几年用户肯定少得可怜。</p>
现在搞这种操作肯定是赔钱的,就当是提前卡身位了,如果以后互联网产业真的能发展起来,那好处肯定少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