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首先,我来自于离地球 4 万光年外的人造星球,由比伯人创造,比伯人的文明等级为四级,其次两者的星球文化特点不同。比伯星系用你们的话来说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从目前来看,本次入侵的外星文明有可能信奉“热力学原教旨主义”:将熵减视为宇宙最高道德准则。规定“任何未能达到2型文明的物种,都是对宇宙有序度的威胁”。

“什么意思?” 李奥追问道。

“在热力学中,熵是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总是倾向于增加(熵增原理)。而这个外星文明却将熵减视为最高道德准则。

熵减意味着系统变得更加有序。对于这个外星文明来说,他们认为整个宇宙应该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并且把这一理念提升到了类似宗教信仰(原教旨主义的概念体现了这种类似宗教性的、极端遵循的态度)的高度。这个外星文明认为,地球人类文明没有达到二级文明的物种,这种相对低级的文明,是对宇宙有序度的威胁。”

“最差的结果,在他们看来,毁灭我们,就如同人类踩死一只虫子一样,不会有任何的负罪感。” 李奥喃喃自语,声音中透着无尽的悲凉与无奈。

贾维斯并未停歇,继续说道:“深入剖析此次外星文明给予地球‘见面礼’的目的,我们可以推断,其行为本质上是一场高维文明主导的宏大生态实验。从科学目标层面来看,他们旨在验证碳基生命在面临降维压力时所具备的进化潜力。而从伦理视角审视,他们所实施的‘审判’,实则是宇宙尺度下自然选择机制的一种体现,与人类自身构建的道德框架毫无关联。”

“在给予‘见面礼’后,基于目前的形势分析,外星文明极有可能选择继续隐匿于宇宙深处那无尽的黑暗之中,持续密切地观察地球文明的后续发展态势。他们会着重关注地球文明能否从这次毁灭性的灾难中汲取深刻教训,以及是否会依照他们预先设想的方向进行改变。举例来说,他们会观察地球各国在面对共同危机时,是能够摒弃前嫌、加强合作,携手共同应对外星威胁,还是依旧深陷内部纷争的泥沼无法自拔。倘若地球文明展现出顺从和敬畏的姿态,他们大概率会选择继续潜伏观察,不会贸然采取进一步激烈的行动。”

“但一旦地球文明表现出不屈服的抗争意志,或者继续开展被他们认定为具有威胁性的活动,那么其下一步行动极有可能如下。

其一,实施信息渗透策略,借助先进的量子通信技术,向人类社会植入认知模因。量子通信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高效通信方式,认知模因类似于文化基因,是一种能够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影响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观念或信息单元。外星文明打算通过量子通信这种高效且可能难以被人类察觉的方式,将特定的认知模因植入人类的思维体系中,从而改变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模式,让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外星文明的意图行动。

其二,启动全球尺度的气候工程。他们将运用强大的科技手段,对地球的气候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和调整,试图将地球重塑为适合外星生态的巨型试验场,以满足他们在生态研究或其他未知目的方面的需求。

其三,采取隐性控制手段。表面上保留人类文明的自治权,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但实际上通过在地球广泛部署纳米机器人网络,实现对底层物质的精准操控,从而在微观层面牢牢掌控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

“隐性控制手段?纳米机器人网络??”李奥再次问道。

“在物质的层面上,从最基础的构成来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纳米机器人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可以直接对这些微观层面的物质进行操作。

例如,纳米机器人可以改变物质的分子结构,重组原子的排列方式等,目前比较能通俗解释的就是邓邵身上的纳米机器人。它们可以在人类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物质进行操控。这种操控可以涉及到资源的调配(如改变土壤中元素的分布来影响农作物产量)、能源的转换(在微观层面优化能源物质的反应效率)、甚至是对人类身体内部微观环境的调节(如果纳米机器人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理论上可以进入人体并影响生理机能)等。通过这种方式,虽然人类文明在表面上是自治的,但实际上一些基础的物质运行模式已经被这个纳米机器人网络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