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名字里有村,但这里的规模和发展程度,更像是一个小镇。
陆至凌承认他之前的想法过于肤浅和刻板了。
怪不得很多城市里的人都渴望来农村养老,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各种娱乐和医疗设施虽然不及大城市,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完全不成问题。
尤其是对于物欲本就不高的人来说,更是“躺平”的好地方。
姜引数了数行李和随身物品,没有落下的。
“走吧,我家有点远,得一会儿才能到呢。”
得益于政策扶持,清岭村这几年来发展迅速,周围不少林场和连队的住户都搬了过来,主街和学校附近的小区入住率颇高。
但很多原住民还是觉得住平房更清净自在,最重要的是舍不得自家的小菜园。
于是在村子边缘也保留着很多自建房,住在这里的多是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平时很安静,一到饭点,门前的马路上就会停满各式各样的轿车和电动车,都是回家看望老人顺便蹭饭的儿孙们。
姜引的姥姥就住在那条街的最后,房屋旁紧挨着一片松树林。
姜引回宁城上初中后,姥姥就一个人住在那里,她门前的空地很宽阔,也总是打扫得很干净,但很少有车停在她的门前。
虽然姥姥一直是个喜欢清净和独处的人,但不知道最后的那几年,姥姥是不是也会偶尔站在院中的石阶上张望,是不是也会感到孤独。
姜引看着路两边陆续亮起灯的房屋,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打起精神赶路,一辆路过的面包车忽然拐了回来,还朝她按了按喇叭。
车玻璃摇下,是两张面熟但叫不出名字的脸。
“这不是小引子吗?回家啊?上车我捎你俩一段儿。”
其实走路的话也不过二十分钟,但架不住车主夫妻太过热情,姜引和陆至凌拖着行李坐上后座,身后是堆成小山的各种年货礼盒。
“哎呀,我远远瞅着就像你,真是女大十八变,俊得都认不出来了!”
“瞎说啥呢,俺们小引子打小就漂亮……来来,吃橘子!”
“我和你婶儿刚去市里上完货,后面是不是坐着有点挤挺啊?”
“早知道你今天带女婿回来,就让你叔去车站接你们了。”
……
姜引和车主夫妻有来有往地唠着嗑。
这一路上,陆至凌也算是见识过东北人的亲切热情了,也习惯了姜引一遇到老乡就变社牛的奇妙属性。但很快,聊天话题就从简单的问候寒暄,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还是小引有眼光啊,这女婿找的,整个辽江也没见过这么俊的小伙子啊。”
“瞅瞅这身材,练过吧?哎呦这大长腿,你是不是模特啊?”
“啥模特,这长相,当演员都绰绰有余,你不觉着和你前两天看那韩剧里的男主角有点像吗?叫啥彬的那个?”
“主要还是得看气质,一看就是大城市书香门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