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杨沅弄潮(1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3143 字 14小时前

杨沅弄潮

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之下,金国聚兵百万,不日挥军南下,渡长江、破临安的消息,便迅速在民间传开了。</p>

当年经历过金人南渡战乱一幕的百姓,很多还在世。</p>

经过他们心有余悸的描述,关于金人是如何的凶残可怖,也以种种夸张的传言在坊巷间流传开来。</p>

临安的大街小巷,一夜之间便出现了许多“揭贴”。</p>

这种大字报的宣传方式,是唐末农民军率先发明的,用以宣传他们的主张,控诉对方的罪恶。动摇、瓦解敌军,争取民意。</p>

到了宋代的时候,国与国之间也用上了这种手段。</p>

这些“揭贴”,就是金国潜伏在宋国谍探的手笔。</p>

他们在“揭贴”上夸大金人武力的强大,描绘金人一旦南下会造成的可怕后果,矛头直指杨沅这个新科状元。</p>

他们在“揭贴”上说,就是因为宋国的新科状元在殿试时大放厥词,激怒了金国皇帝,金国皇帝才决定对宋国晓以颜色。</p>

他们号召万民请命,请大宋天子诛杀杨沅以谢天下。</p>

台谏官们又嗨了,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各种弹劾杨沅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进宫去。</p>

找不到杨沅的把柄?</p>

没关系,我们是台谏官,可以风闻奏事啊,反正瞎编也不会被追究。</p>

之前没有对杨沅滥用这个权利,不是因为他当时正处于状元光环的“无敌”状态么?</p>

现在状元热度差不多也过去了,开整。</p>

于是攻击杨沅个人品行的、贪污受贿的、假公济私的,各种不着边际的罪名纷至沓来。</p>

实在想不出可以编排他什么罪名的,就找些别的犯官的恶行,移植到他身上。</p>

于是捕风捉影之下,小青棠就被传成了丹娘的亲生女儿,根本不顾她们二人只相差六岁的事实。</p>

然后就编排杨沅有悖伦常,与这对母女有染。</p>

宋朝士大夫们风花雪月那是名士风流,算不得罪过。</p>

但有悖伦常就是大罪了。</p>

欧阳修、朱熹都曾被人造谣,说他们与儿媳有染。</p>

杨沅很荣幸地在还没有正式踏入政坛时,就享受了一回同样的待遇。</p>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p>

也确实会有人很容易就被人云亦云所左右。</p>

所以,民间还真不乏对杨沅的骂声,甚至还有人去仁美坊,想往状元牌坊上扔狗屎。</p>

幸好被仁美坊的百姓看见了,本坊出了個“三元及、奏、表、议等文体。”</p>

人臣进言,自有定体。</p>

就像后世的公文,用a4纸还是b5纸,边距留多少,一级标题用几号字,用什么字体都有讲究,更不要说内容了……</p>

给皇帝的奏折更加复杂,对于文体内容的要求也更加苛刻。</p>

而且每种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p>

比如上书天子的主要是章、奏、表、议四大类型。</p>

其中光是一个奏议类,就又具体分出了驳议、谥议、册文、疏、上书、上言、讲义、露布等三十多种文体。</p>

这和杨沅私下里只写个干货条陈给鹅王不同,要求很严谨的。</p>

杨沅之所以不慌,是因为文采不行的大臣多了去了。</p>

曹泳是户部侍郎兼临安府尹,可他原来就是一个大富人的门客,哪有那么高的文采。</p>

他就是靠他的幕客来做这些具体文案事务的。</p>

杨沅自然也可以这么做,只是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罢了。</p>

这时听贝儿主动请缨,杨沅有些好奇,忙起身道:“来,那你且试一试。”</p>

杨沅让开了位置,贝儿便走进来,对薛冰欣礼貌地笑笑,在书案后面坐了下去。</p>

她不忙着写,先拿过手札,将杨沅的原文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略一思索,这才胸有成竹地提起笔来。</p>

她还真行!</p>

贝儿就和盈歌一样,明明是外邦女子,可是学习汉人文化,咬字嚼字之认真细微之处,甚至比用惯了汉字的汉人更加清楚明白。</p>

蒲押麻的野心很大,当初他谋划把泉州变成他一家一姓之地。</p>

为此,他搜罗了很多美女,打算送给需要巴结联络的各级官员做敲门砖。</p>

而其中的艾曼纽贝儿,他是打算送给大宋皇帝的。</p>

送给大宋皇帝的女人,当然不能只去做一个花瓶。</p>

为此他不惜重金聘请名师,对贝儿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训练。</p>

蒲押麻并不指望艾曼纽贝儿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能够成为大宋的皇后。</p>

但是如果这个美人儿能够在政务上对皇帝有所帮助,且她的外邦身份会让皇帝更放心用她。</p>

那么她对皇帝自然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成为他在内廷的强大呼应。</p>

蒲押麻并不担心贝儿是被掳来的买受的女奴问题。</p>

首先,他只是买主,并不曾虐待过贝儿,两人之间谈不上仇恨。</p>

其次,是他给了贝儿入宫做皇妃的机会。</p>

最重要的是,贝儿一个蕃邦女子,注定不能得到宋国权贵们的支持。</p>

所以,她想在内廷站稳脚,想要有大笔的金钱供她在宫中建立自己的势力,想在外廷有人呼应,就离不了他蒲押麻。</p>

只不过,蒲押麻还是低估了大宋对于番邦女子入宫的抵触。</p>

你要是高丽、大理、西夏国的女子,大宋官员可能还不那么抵触,毕竟长相没那么大的差异。</p>

你一个金发碧眼的蕃婆子,想入宫做皇妃?</p>

将来我们大宋出一个金头发蓝眼睛怪模怪样的皇子?</p>

要疯啊!</p>

wшw. тт kдn. ¢ ○</p>

士大夫们想想都要抓狂。</p>

所以礼部尚书曲陌在察觉蒲押麻有这个想法之后,立即严厉警告,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p>

不然,他敢稍有蠢动,士大夫们就敢弄死他。</p>

却不想,蒲押麻不惜重金精心培养的贝儿,如今却为杨沅所用了。</p>

“好,好!贝儿,你写的好啊!”</p>

杨沅大赞,薛冰欣就有些酸溜溜的。</p>

人家以前不是在内廷就是在机速房,没机会做这些的嘛。</p>

等着吧,我现在也不用去机速房坐衙当值了,我就好好研究一下“章、奏、表、议”,我就不信了,我一个大宋女子,会不如你!</p>

薛冰欣这里暗暗下定决心,要跟贝儿这匹大洋马好生卷上一卷,杨沅那边却是看的眉飞色舞、心花怒放。</p>

杨沅为了写这封奏本,那是好一通研究啊。</p>

该用什么文体,该种文体需要怎么开头、怎么行文、怎么落款……</p>

他写正经内容没用多久,这种题外功夫却是搞得他头都大了。</p>

这时见艾曼纽贝儿信手拈来,不仅文体格式非常标准,按照杨沅的原文修文饰采也是一团锦绣,十分的贴切。</p>

杨沅不禁喜上眉梢。</p>

等艾曼纽贝儿用馆阁体把一篇奏疏写罢,让开位子,杨沅拿过墨迹未干的奏疏便看起来。</p>

他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顿时生起让贝儿做他幕客的想法。</p>

让她做自己的女师爷,不仅可以让自己从这些繁琐、必须,却又没啥实际用处的案牍事务中抽出精力来,而且也有机会和她经常接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