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宝宝李凤娘悄悄地追过来,藏在舱门口竖起耳朵听了一下,顿感不屑。</p>
我还以为她鬼鬼祟祟的要干什么呢,给人家当个通房丫头都美得冒鼻涕泡了?</p>
格局已经打开的李凤娘不屑地一哂,把剑往肩上扛,扬长而去。</p>
……</p>
“鹅鹅鹅鹅……,本王听说,你在北国得罪了黄大仙儿,被诅咒变成红毛怪啦。”</p>
杨沅一下船,鹅王赵璩便带着他标志性的笑声迎上来,绕着他转了两圈儿。</p>
“本王特意准备了一盆黑狗血招待你呢,可是瞧你这样子,也不像个怪物啊。”</p>
杨沅一愣,红毛怪?这是什么说法?</p>
杨沅懒得去问其中缘由,只是苦笑道:“大王说笑了。此去北国,下官本打算去燕京,和贼亮斗智斗勇呢。</p>
谁知道会生出这许多波折啊。要说险,那也是真的险,步步杀机,当真是只要走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啊。”</p>
“鹅鹅鹅……,你这小子,已经功劳一大把,就不要再和本王说苦劳了,赏不起你。</p>
官家正在等着见你,走,跟本王同车,咱们一起去。”</p>
赵璩哈哈大笑着,握住了杨沅的手腕。</p>
大宋副皇帝阁下,在杨沅面前真是一点架子也没有,拉着他就登上了自己的车辇。</p>
赵瑗此时正等在宫中,坐立不安。</p>
杨沅为他带来的一切,真的是太多、太重要了。</p>
新金和高丽对大宋的臣服,为他带来的利益,更多的体现在政治声望上。</p>
尤其是在他正要改元的时候,这有着重大意义。</p>
这两桩大事,完全可以成为他祭告宗庙祖宗的巨大功绩。</p>
可是,杨沅还有一桩暂时不能公开的大功劳。</p>
那就是杨沅一手主导,所策划完成的金国的分裂,这将为大宋收复故土营造巨大的机会。</p>
一旦收复故土,他在赵氏一族的所有帝王当中,将仅次于开国之君太祖皇帝,就算太宗皇帝都得靠边站。</p>
这样的大事,纵然他心性城府修炼的再好,也沉不住气了。</p>
杨沅赶到的消息一传进宫,赵瑗立即吩咐传见。</p>
鹅王陪着杨沅赶到御书房时,赵瑗面前正摊着一份奏章。</p>
这份奏章已经摆在那儿一个多时辰了,上面究竟写了些啥,官家根本不知道,他就压根儿没看进去。</p>
一见杨沅到了,赵瑗立刻把奏章扔到一边,不等杨沅参拜,便兴冲冲地吩咐赐座。</p>
杨沅没必要在这些小节上占那点便宜,他还是行礼如仪,这才谢恩落座。</p>
杨沅在北国的所做所为,主要是通过军援的商船往返时代为传递的。</p>
因为宋国在金国的谍报人员,其实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p>
不要神话了古代的谍报,它没那么神,比现代的谍报手段、谍报能力,差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p>
想想那位金国间谍魏汉强吧。</p>
他成功潜入了大宋朝廷,成为了一个“待漏院”小吏,之后为了联络本国谍探人员,他是怎么做的?</p>
他在庙里捐了块匾,把自己的名字、官职全都写了上去,就是为了让金国谍探能找到他。</p>
在当时各种落后的客观条件下,间谍业的发展又还很不成熟,怎么可能比现代的谍报组织还要神乎其神?</p>
在敌国相对稳定的地区,用几年的功夫,建立一个个可以联系起来的情报站,那还是办得到的。</p>
就像大宋从颍州一直到燕京,以商业为表,建立的情报搜集和传送渠道。</p>
如果是派出一伙刺客、亦或是派出一个孤谍,这也还好办。</p>
可是在被叛军破坏的一团糜烂的辽东,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建立一处处可以联系起来的情报站,还要安排相应的情报人员,从而开辟一条秘密情报网络,进行稳定有效地消息传递,那是不可能的。</p>
除非你给他造出一部电台收发装置。</p>
所以,赵瑗想知道杨沅在北方的事情,其实并不容易。</p>
此前,赵瑗收到的由杨沅这边传回的消息,还是杨沅要去圣山争夺“都渤极烈”的事。</p>
之后完颜雍暴毙、完颜驴蹄称帝等一系列事件,还是在上京使团到来之后,他才知道的。</p>
但他知道的也只是一个结果,其中的内幕和详细情况,他却是不清楚的。</p>
如今见到了皇帝,杨沅自然要做一个详细汇报。</p>
他从他赶到济南府时,如何察觉完颜亮议和是假,以此为饵引诱上京权贵赴燕京为真,于是恐吓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造反,以及指点他们如何渡海北归,继而在辽东搅风搅雨的事情,对赵瑗详细解说了一遍。</p>
这其中的精彩纷呈、一波三折,只听得赵瑗和赵璩眉飞色舞,心向往之。</p>
杨沅就只是把这些事情对官家详细解说一遍,就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p>
杨沅说的口干,却还坚持着把他如何逃离上京,回程时经过高丽,如何巧妙利用天下大势,说服高丽王重归大宋蕃属的事情说完,这才喝了口茶,润一润嗓子。</p>
“杨卿之功,可标青史!堪为不赏之功、不世之功啊!”</p>
赵瑗听罢,拍案叫绝。</p>
“不赏之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句话是夸韩信之功的。</p>
“不赏之功”可不是说不用赏了,用大白话讲它的意思就是,这功劳太大了,赏都赏不过来。</p>
“杨卿,你要什么,尽管开口,朕但凡给得起的,全都给你!”</p>
赵瑗兴奋地说着,他此刻是真的动情了。</p>
杨沅急忙离座而起,拱手道:“臣食大宋俸禄,忠大宋君王,如今年纪轻轻,就已高官,居豪宅,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p>
官家隆恩,如果真的要赏,臣只想向官家讨一件事。”</p>
赵瑗慷慨地道:“好,你尽管说。”</p>
杨沅道:“臣自入仕以来,便奔波不休。</p>
为国尽忠,虽为份内之事。只是因此一来,臣的婚期却是一拖再拖,未免辜负了良人。</p>
故而,臣想请官家赐婚于臣。</p>
臣想在我大宋改元,普天同庆之前便举行婚礼,也让臣能沾一沾咱们大宋皇家的福气。”</p>
赵瑗和赵璩听了齐齐一怔。</p>
赵瑗慷慨地说,任由杨沅提条件的时候,心中也有想过他想要什么封赏。</p>
官是不用说了,一定要升。</p>
但是,杨沅真的是太年轻了,他的功劳再大,这个官也要升的有节制。</p>
不然,火箭式窜升,不仅会让杨沅成为众矢之的,对于来不及培养根基的杨沅本人来说,也不是好事。</p>
那是揠苗助长,看以风光,实为大害。</p>
所以,赵瑗已经在想,在升官的同时,再赐他一个什么爵位做为补充了。</p>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杨沅只是想让皇帝赐他一个婚礼。</p>
这样的臣子,哪个皇帝不爱?</p>
赵瑗深深地看了杨沅一眼,忽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晋王,这个冰人,你可愿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