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三司会审(1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3355 字 13小时前

三司会审

三法司会审,哪怕已经是预知了结果,仍然令朝野瞩目。</p>

大理寺门口聚集了许多听消息的百姓,其中不乏权贵之家派出的家仆。</p>

刑部和都察院都派员来了大理寺,由大理寺主审,刑部和都察院陪审并监审。</p>

张宓被押上大堂的时候,已然是面如死灰。</p>

他被羁押这段时间,心境随着外界的变化忽起忽伏,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心如死灰,那种折磨,真比死还难受。</p>

如今还未上大堂,他就已经知道结果了,忽然间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p>

三法司会审,杨沅就够不上台面了。</p>

他也只能做为都察院的属官,在左右做些辅助的事情。</p>

上首坐的三位,中间是大理寺卿吴书,右边是都察院都御史朱倬,左边是刑部尚书张方旬。</p>

虽然人人都已知道结果,但是必要的流程还是要走的,自不必说,涵养必然也是好的。</p>

倒是这南风迟,毕竟是个商贾,一开始刘太公还有些担心,可如今看来,也是极为谦和知礼的一个人。</p>

这两个人各有优劣,一时间倒不知谁更合适了,待会儿还是让女儿自己相看一番吧。</p>

林教授和南风迟心中是有些尴尬的,只不过以这二人的城府,都不至于当众表露出来。</p>

原来,这两个人彼此认识,不但认识,他们还大有渊源。</p>

林教授在府学时,南风迟是他的学生。</p>

今天师徒二人竟要相看同一个女子,这就有些叫人难为情了。</p>

好在,两人也没难为情多久,因为郑则名陪着第三位客人来了。</p>

此人乃是爪哇巨室富商,言家的言甚。</p>

南风迟一见言甚,顿时又是一呆,偌大一个临安,怎么就这么巧?</p>

跟我争女人的竟然一个是老师,一个是朋友?</p>

言甚不是与狮峰李夫人非常投缘么,怎么今天又到刘府相亲来了。</p>

其实,这种事要说巧也巧,要说正常也属正常。</p>

毕竟,临安虽大,可是能符合刘府择婿要求的,也就是那么一个小圈子里的极少数的一拨人。</p>

他们之间彼此不相识或不相知那才奇怪。</p>

言甚看到南风迟,心中也甚感诧异。</p>

郑则名这厢为他们互相引见,二人忙收拾了情绪,含笑见礼,佯作不识。</p>

桌上摆了干果蜜饯还有茶水,众人入座便闲谈起来。</p>

刘太公虽然早已了解了几人的情况,还是当场技巧地打探了一番。</p>

林教授有两子一女,俱已婚嫁。</p>

南风员外尚有一子不曾婚配,如今一十七岁,倒也不用操心。</p>

言甚在三人中最为年轻,今年才只三十八岁,而且,他还不曾娶妻,这就让刘太公高看了一眼。</p>

虽然像这样的巨室豪门子弟,未成亲不代表没有女人,可是比起续弦的林教授和南风员外,终究是个加分项。</p>

获悉了三人的一些基本情况后,大姑爷张嘉诠、二姑爷郑则名便寻些话题,热起了场子。</p>

这种场合,自然要谈论诗词歌赋。</p>

这方面的学问,林教授驾轻就熟,言甚也不遑稍让,南风迟虽然弃学久矣,不过走南闯北的见识不少,却也足以掩拙。</p>

刘太公见三人侃侃而谈,儒雅大方,不禁暗暗点头。</p>

嫣然从小温柔乖巧,喜欢的必然也是温文尔雅的彬彬君子,这三人在这一点上倒是都挺符合的,且看女儿最喜欢哪一个了。</p>

他却不知,他心目中那个从小乖乖巧巧的温柔女儿,却偏偏被一个黑巾蒙面、杀人果决,粗暴占有了她的无法狂徒掳获了身心,从此深陷情网,不能自拔了。</p>

此时,原本存了较量之意的三个候选佳婿越谈越是投机,张嘉诠见状,便叫人送上文房四宝,几人吟诗作画起来。</p>

刘家花园里,梨花白,杏花红,满园芳菲。</p>

轩前有一湾池塘,曲水潺潺。</p>

几人在飞檐高翘的轩厅内赋诗、作画、题字写诗,极尽风雅。</p>

这时,一叶小舟自春花烂漫中荡漾而来。</p>

刘婉容今天很开心,容光焕发的宛如一位新嫁娘。</p>

因为,今夜郎君会来。</p>

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刘嫣然也似那枝头的一枝杏花,眉眼之间,满是春意。</p>

母亲方才唤她同来游园,刘嫣然欣然应允了。</p>

和自己母亲在自家园中游赏,自然不必过于打扮,因此她只是穿着常服,发髻也是比较简单的堕马髻,纤腰楚楚,亲切妩媚。</p>

南风迟正正在画前前方的一片杏花,忽见杏花林中驶出一叶小舟。</p>

后边坐的老妇人和撑篙人顿时被他忽略了,入目的只有船头一人。</p>

冰清玉润,素如春雪,霞映澄塘,月射寒江……</p>

美人如花娉婷来,此是人间最上景。</p>

南风迟笔尖一顿,忽然就觉得这满园芳菲都不香了。</p>

饶是他这半生见多识广,这一刻也不由得目眩神迷。</p>

林教授刚刚题了一首诗,才把毛笔搁下,就看到了船头的刘嫣然。</p>

这女子看起来只有双十年华,花容月貌,明艳娇美,娉婷间自有一种入骨的妩媚。</p>

原本对于续弦无可无不可的林教授,忽然就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p>

此等美人,若取回家中,便少活十年,他也心甘呐!</p>

……</p>

三法司共审,摆明了今天是要以雷霆之势,从速了断此案。</p>

面对铁证,张宓本就无可辩驳,何况他本就是官,自然明白今天既然摆出了这样的架势,他就是想抵赖也不可能再拖延下去。</p>

因此,张宓被人架着,颓然在认罪书上画了押。</p>

大理寺卿吴书当庭宣判,张宓处弃市之刑,高员外及协同张宓藏尸的两人该流放的流放,该坐牢的坐牢,也是判了重罪。</p>

随后,三法司便一同入宫请旨。</p>

赵瑗对三法司道:“我大宋狱体,自三代以来,刑惩愈轻。更有人务徇私邪,曲为占庇,上昧圣德,下欺僚寀,致使狱官无由对定,罔然案牍,喑默而罢。</p>

如张宓之流,逆人伦,害人命,弑血亲,悖国法,其罪万死不赦,朝廷对此犹有议论,宽纵若斯,如国体何,如朝法何,如公议何,如庙社何,如四方何!</p>

法不严,不足以禁群邪;律不密,不足以匡正义。朕痛定思痛,自即日起,凡我大宋子民,士农工商,一干人等,但有触犯刑律者,皆依《皇宋刑统》,复太祖之制!”</p>

“终于还是来了……”</p>

刑部尚书张方旬暗叹了一声,与大理寺卿吴书、都御史朱倬齐齐长揖到地,恭声道:“官家圣明!”</p>

赵瑗提起朱笔,在判决书上张宓的名字之上,刷地一笔勾去,沉声道:“张宓弃市,立即执刑!”</p>

……</p>

刘婉容不意竟在院中,见到父亲和两个姐夫款待客人,她本欲走避,只是身在船头,想走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p>

彼此已经打了照面,再佯作未见故意回避,未免就失礼了。</p>

再加上父亲在轩中召唤,刘老夫人便让舟子驶到轩旁石阶下,和女儿下了船,进入轩中,见过客人。</p>

刘嫣然还真没怀疑今天这场偶遇是父亲故意为之。</p>

因为以前父亲虽然也有领人回来叫她相看的时候,好歹每次只有一人,相亲哪有一下子找来好几个的。</p>

所以,她真以为这几人是两个姐夫的好友,因此落落大方,并不羞涩。</p>

刘太公笑道:“女儿,你也是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你来瞧瞧,这三位先生的书画诗词如何?”</p>

刘婉容只道这是姐夫的客人,自然不会拂了人家面子,对林教授的诗、南风员外的画,她虽然并不觉得有什么惊艳的地方,还是浅笑恭维了一番。</p>

林教授怡然自得,捻须微笑,越看刘婉容越是满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