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一幕毕 一幕启(2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1464 字 22小时前

“好!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们的戏!”</p>

他的剧本,的确比岳班主写的生动多了。</p>

岳班主的剧本里,一共只有两个角色比较生动,一个是青天大老爷杨沅,一个是丧尽天良的张宓,其他角色都是脸谱化的陪衬人物。</p>

当然,剧里对于这些人名都做了谐音或谐意的改变。</p>

而在卢承泽笔下,里边诸多人物都有自己行为的底层逻辑,因而使得诸多的配角也瞬间生动起来。</p>

比如其中有一位探花出身的监察御史,他刚正不阿,威武不屈,他以笔为枪,他不畏权贵。</p>

面对级别远高于他的大理寺官员,他据理力争,堪称强项,是杨青天最得力的助手。</p>

反观另一位萧姓御史,人品虽然不差,但是性情暴躁、鲁莽冲动,经常好心办坏事,让杨青天陷入被动。</p>

戏开演了,卢承泽微微一笑,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p>

就是抄家灭亡的铁证,是你谋害了太后。</p>

太乙宫,佑圣观、显应观、四圣延祥观、三茅宁寿观、开元宫、龙翔宫、宗阳宫、万寿观……</p>

诸多道观的观主集体兴奋了,纷纷上书表示支持。</p>

这可是宏扬道家影响的一个大好机会。</p>

成都和成都的青羊宫,都是很神奇的存在。</p>

在中华大地悠久漫长的历史中,无数的地方都曾改过名字,可是成都却历经数千年,从未改过名字。</p>

而青羊宫也是如此,青阳宫建造于周朝,也是传承最为久远的道观。</p>

所以,太后梦遇神人指点,要前往这最古老的道观去上香,似乎也说的通。</p>

因为改元以来,金国、新金、高丽相继递国书重新确立了双方关系,官家声望大振。</p>

之后他又缩短宰相的任期,分宰相之权于执政,裁汰庸冗,以《皇宋刑统》为祖制等一系列行为,使得他的威望进一步大增。</p>

再加上他祭出了“孝道”这杆无往而不利的大旗,一时间竟令得百官哑然,上书劝止者寥寥,皇帝陛下的成都之行,顺利得以贯彻了。</p>

洛氏医馆里,送走一位抓药人后,岳佩莹和颜青羽双双站到了洛承安面前。</p>

“大宋皇帝西行,沿途戒备,愈加森严,此时绝非动手时机!”</p>

洛承安沉声道:“国相要的如果是杨沅的人头,那好办。</p>

可国相要的是一个全须全尾活的杨沅,那我们就只能继续潜伏下去,等候更好的时机。”</p>

颜青羽道:“大宋皇帝西巡,真的是陪太后去祈福吗?会不会……他的目标是我们大夏?”</p>

洛承安道:“不无可能,如果大宋皇帝西巡的真实意图,是针对我大夏。</p>

那也就意味着,大宋已经明白,有我大夏牵制着,他们无法针对金国,所以大宋想先解决我们这个心腹之患。”</p>

颜青羽道:“大宋皇帝西巡,大队人马相随,行进不会很快。</p>

我们应该立即派人返回大夏,禀报国相,早做应对。”</p>

洛承安点点头,道:“陛下虽有‘飞鹞子’潜伏于大宋,但‘飞鹞子’不归国相节制。</p>

我们是该派人回去,通知国相,早做准备。”</p>

他们是任得敬的人,任得敬和西夏皇帝李仁孝一直在暗中争权。</p>

如果李仁孝提前知道了大宋的动向,而任得敬不知道,那么李仁孝就可以预做筹谋。</p>

待大宋皇帝西巡,宋夏边境局势紧张之际,李仁孝就可以迅速安插他的亲信将领攫取兵权,让任得敬陷入被动。</p>

想到这里,洛承安果断地道:“马上报讯回去,你二人……谁愿一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