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死战(2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2121 字 15小时前

此时,只有山峰还沐浴在夕阳之中,谷坳中已经染上了墨色。</p>

站在高处,可以看到金军正在迅速向山外转移。</p>

当然,金军还是留下了人马借助工事在防御他们,但主力确实在向山外转移。</p>

“天明,你来看!”</p>

李显忠喊住了陆天明。</p>

陆天明因为他的冒进中伏而牵累了李显忠,心中对此一直深为不安。</p>

今夜突围,他向李显忠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率领死士率先突击的资格。</p>

听到李显忠的话,正把大刀横在膝上,闭目积攒气力的陆天明忙走到他身边。</p>

“你看……”</p>

李显忠向远处指着,振奋地道:“有援军到了。”</p>

陆天明定睛细看,见金兵匆匆向山外转移的模样,不禁大喜:“围困我们的金兵正向山外转移,也就是说,这支援救我们的力量,足以威胁到他们设伏于山外的人马!”</p>

“不错!”</p>

李显忠思索地想着:“照理来说,各路兵马没有统一指挥,各自分兵而进的话,只要错失了救援的最佳时机,就会陷入被动,被掌握了主动的金军逐一歼灭。可是现在这情形……”</p>

二人虽然不清楚山外情形,却也没有怀疑是金人用计。</p>

金人已经把他们围困在此,防守、困死他们就是最优解,完全不需要节外生枝。</p>

虽然不清楚山外的具体情形,但二人却知道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p>

陆天明振奋地道:“都统,我立即下山,突破金狗防御!”</p>

李显忠摇头道:“不需要做试探进攻了,集结全军,全力突破,杀出一片生天!”</p>

群山之外,在升起白虎信幡之后,杨沅这边就进入了防御状态。</p>

后阵的二线部队除了分出一支重甲骑兵和部分骑兵步兵去截击山中冲出的金兵,其余人马纷纷向前移动过来。</p>

宋军与金兵在缠斗中完成了“换班”,疲惫不堪的宋军一线人马撤了下去,三线兵马的阵营刚刚吃饱喝得,正缓缓向前推进,撤下来的一线战斗人员,正向他们留下的营地赶去。</p>

那营中烧好的饭菜和饮水就留在那里,到了就能立刻享用。</p>

而最前方,刚刚换上来的生力军在全部到位之后,马上切换成了进攻态势,再度凿进了金军的阵营。</p>

耶律元宜站在中军高高的望楼之上,远远的将宋军这边的临战换班看了个清楚,马上下令前军构筑防御,后边上前换班。</p>

这场战斗,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结果。</p>

金军的前阵兵马从申时左右投入战斗,到现在已经过了酉时,也该轮换一番了。</p>

看这情形,双方最多再战一个时辰,就得各自收兵扎营,明日再战。</p>

只是,耶律元宜已经萌生了退意,他想连夜撤走。</p>

此战,他们是为了配合“血浮屠”在宋国内部所搞的手段,所以才发起的一场战争。</p>

在呼应血浮屠计划的同时,他们想尽可能地消灭宋军的精锐力量。</p>

至于夺取并占领两淮地区的城池,眼下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p>

因为宋国已经退无可退,对宋国来说两淮断不容有失。</p>

如果金国了占据了两淮的军事要塞,宋国必然倾力来打。</p>

而完颜亮现在的计划是彻底打消来自于宋国这边的威胁,然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抽调南线精锐,全力北上,消灭新金这个金人心窝里的大患。</p>

现在仗打的一团乱,已经不太可能在不付出重大代价的前提下消灭宋国精锐,那么继续僵持下去,对金国来说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p>

杨沅在中军望楼之上,眺望着金军中的动静。</p>

暮色苍茫,天际的红日还恋恋不舍地挣扎着小半轮的红晕。</p>

金军又发起了几轮的反击,在相互的几轮惨烈绞杀之后,经过了半个多时辰的争夺,终于稳住了阵脚。</p>

随后,金兵开始进行“战中换班”。</p>

后阵的金军开始向前移动,前方的金兵在接受到支援后开始陆续后撤。</p>

这时金军铺在最前面的兵马虽然多,阵形却也是最混乱的时候。</p>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天地一片苍茫。</p>

宋军望楼之上,中间位置高高竖起着一根旗杆。</p>

杨沅接过一面大旗,系上绳索,将它缓缓升到了最高处。</p>

“咔!”</p>

旗上的卡环卡进了旗杆顶端的环槽。</p>

杨沅等人纷纷下了望楼,乘上了战马。</p>

火从望楼之下升起来了,火势距望楼顶上还早,但火光早已映亮了望楼顶端旗杆之上的那面大旗。</p>

那是一面牙旗,是主帅的大旗。</p>

战斗中,若是牙旗倒了,就意味着主帅已死,会引起三军溃败。</p>

但此时,杨沅的牙旗却在自己的军营中,被立在望楼之上,其下大火熊熊。</p>

它在传递最后的一道军令,“死战!”</p>

从这一刻起,再无主帅指挥,再无命令下达,人人各自为战,不死不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