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通过试训,双子星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校队(2 / 2)

球权在中圈,陆弦没有急于前插,而是在中后场游弋,观察着对手的站位和队友的跑动习惯。这些临时组成的队友显然默契不足,传接球失误不少。拿到球后,陆弦没有炫技,而是用最简洁、最合理的方式处理球,或短传过渡,或精准长传调度到边路空档。

几次传递下来,黄队的进攻明显流畅了许多。队友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个中场核心的价值,开始主动向他靠拢,寻求配合。陆弦在中场的调度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几次看似不经意的传递,却总能撕开绿队的防线。上半场快结束时,陆弦在中场断球,抬头观察,随即送出一记穿透力极强的直塞球,精准地找到了前插的边锋,后者轻松推射破门。

场边的孙卫国微微点头,对身旁的助教低语了几句。陆辰和周海洋则相视一笑,陆弦这种掌控比赛节奏的能力,正是校队目前所需要的。李浩在本子上写道:“陆弦:传球成功率92%,关键传球3次,抢断4次,跑动覆盖面积大,战术意识S级。”

紧接着是蓝队对阵另一支临时拼凑的红队。陈思一上场就展现了他惊人的速度和爆发力。没有了陆弦精准的喂球,他更多地依靠个人能力。一次边路拿球,他连续晃过两名防守队员,内切后直接起脚爆射,足球像炮弹一样砸在横梁上,发出“哐”的一声巨响,惊得场边一片抽气声。

红队的后卫显然被陈思的冲击力搞得手忙脚乱,开始对他进行重点盯防,甚至不惜用一些小动作。一次拼抢中,对方后卫一个隐蔽的拉拽,差点让高速奔跑的陈思失去平衡。陈思踉跄了几步稳住身形,回头瞪了对方一眼,但没有过多纠缠,只是眼神中的战意更浓了。

几分钟后,蓝队获得前场任意球,距离球门大约二十五米。陈思当仁不让地站在球前,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脚!足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绕过人墙,直挂球门死角!

“漂亮!”周海洋忍不住喊了一声。孙卫国的嘴角似乎也向上牵动了一下,虽然稍纵即逝。李浩奋笔疾书:“陈思:射门尝试5次,射正3次,进球1个(任意球),突破成功率75%,被侵犯3次。威胁度S+级。”

十分钟的短比赛很快结束,黄队和蓝队凭借陆弦和陈思的出色发挥,都轻松战胜了对手。毫无悬念,这两队的大部分球员,尤其是陆弦和陈思,进入了下一轮。被淘汰的学生们虽然失落,但也算心服口服,那两人的实力确实高出一截。

孙卫国将晋级的二十多人重新召集到一起,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陆弦和陈思身上。“你们两个,”他指了指陆弦和陈思,“还有你们几个……”他又点了几个在刚才对抗中表现不错的球员,“组成一队,穿黄色背心。剩下的人是蓝队。再打十五分钟,让我看看你们的配合。”

陆弦和陈思终于被分到了一队。两人相视一笑,那种高中并肩作战的感觉瞬间回来了。陈思活动着肩膀,对陆弦说:“弦子,该喂饼了啊,刚才我自己找食吃,累死了。”

陆弦笑了笑:“看你跑位了。”

比赛重新开始。这一次,有了陆弦在中场的输送,陈思如鱼得水。开场不到三分钟,陆弦在中场拿球,佯装向边路转移,却突然用外脚背送出一记隐蔽的直塞,足球精准地穿过两名防守队员之间,恰好送到前插的陈思脚下。陈思甚至不需要调整,迎球就是一脚推射,球应声入网!

“这配合!”场边的老队员们都忍不住赞叹。陆辰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

接下来的时间,几乎成了陆弦和陈思的表演。陆弦在中场控制节奏,视野开阔,传球时机和线路都妙到巅毫;陈思在前场跑位飘忽,速度快,冲击力强,门前嗅觉灵敏。两人之间似乎有无形的连线,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完成一次精妙的配合。

“又来了!”周海洋喊道。只见陆弦在边路吸引防守后,突然一脚长传转移到另一侧空档,陈思高速插上,胸部停球,紧接着一个漂亮的凌空抽射,再次破门!

蓝队的队员们被彻底打懵了,士气低落,防守漏洞百出。而黄队的其他队员,在陆弦和陈思的带动下,也踢得更加自信流畅。

十五分钟很快过去,比分定格在3:0。孙卫国吹响了终场哨,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的满意却掩饰不住。他走到场地中央:“好了,今天的选拔到此结束。入选的名单,明天会公布在公告栏。解散!”

虽然没当场宣布,但结果已经不言而喻。陆弦和陈思的表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两人走到场边,陆辰和周海洋迎两人走到场边,陆辰和周海洋迎了上来,脸上都带着笑意。

“可以啊,你们俩小子!”陆辰上来就给了陆弦肩膀一拳,又拍了拍陈思的后背,“一点没生疏,配合还是那么骚。”

周海洋也笑着说:“刚才那几个球传得,看得我都想上去当前锋了。孙指导估计心里乐开花了,虽然脸上还绷着。”

陈思嘿嘿一笑,擦了把汗:“那必须的,我跟弦子这叫心有灵犀。怎么样辰哥,海洋哥,没给咱们江浙人丢人吧?”

“丢人?我看是给其他人都上了一课。”陆辰笑道,“行了,今天这表现,进队是板上钉钉的事。回去好好休息,等明天通知,然后准备参加正式训练。”

李浩也收起了他的小本子,走了过来,镜片后的眼睛闪闪发光:“数据出来了!你们俩搭档后,黄队的关键进攻指标提升了百分之二百三十!陆弦的传球成功率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且送出致命传球5次。陈思射门转化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跑动中的接应成功率也……”

“停!”陈思赶紧打断,“浩哥,我知道我们很牛,但能不能别用数据念出来了,感觉像在分析机器零件。”

陆弦也忍俊不禁:“浩哥,辛苦你了,还给我们做技术统计。”

王磊虽然没来,但李浩显然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去跟他分享“第一手数据”了。

孙卫国那边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他朝陆辰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陆辰对陆弦他们点了点头:“我先过去一下,你们等会儿一起回宿舍?”

“好。”陆弦应道。

看着陆辰走向孙卫国,陈思用胳膊肘碰了碰陆弦:“你说,孙指导会不会直接跟辰哥说,让我们俩明天就去报道?”

陆弦看着孙卫国和陆辰交谈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大概吧。”他心里清楚,今天的表现,足以打动任何一个教练。

陆辰很快走了回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周海洋跟在他身边,也是一脸“不出所料”的表情。

陈思第一个迎上去,有些按捺不住:“怎么样怎么样?辰哥,孙指导跟你说什么了?是不是让我们明天就去领装备,直接报道?”他连珠炮似的问着,眼睛亮晶晶的。

陆辰被他逗笑了,抬手在他脑袋上揉了一把:“看把你急的,猴儿似的。还能说什么?孙指导就俩字:留下。”

周海洋在旁边补充道,语气带着点揶揄:“不止留下。孙指导刚才那表情,你知道吧,就是想笑又拼命绷着的样子,一个劲儿跟辰子说你们俩基本功扎实,球商高,是难得的好苗子。”他学着孙卫国平时严肃的样子,逗得陈思直乐。

陆辰摆摆手,正色道:“不过孙指导也强调了,让你们俩别飘,进了校队只是第一步,大学联赛的强度和对抗跟高中不是一个级别。他让你们明天下午,直接过来跟队训练,熟悉一下队里的战术打法和节奏。”

“没问题!”陈思立刻挺起胸膛,声音洪亮,“保证完成任务!”那股子兴奋劲儿,恨不得现在就开始训练。

陆弦则平静地点点头:“知道了,辰哥。”他脸上没什么波澜,但眼神深处却透着一股笃定和不易察觉的轻松。终于,尘埃落定。

李浩适时地推了推眼镜,他的小本子已经合上了,但脑子里的数据库显然还在高速运转:“根据孙指导的指示,你们将跳过新队员观察期,直接参与合练。这意味着教练组对你们的即战力有高度认可。那么,明天下午的训练数据,将是评估你们融入球队战术体系效率的关键参考指标,我建议……”

“浩哥!”陈思哀嚎一声,打断了他的分析,“求放过!我现在只想回去冲个澡,然后好好吃一顿!”

陆辰和周海洋都笑了起来。陆辰拍了拍陆弦和陈思的肩膀:“行了,今天表现都很好,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下午两点半,训练场见,别迟到。”

“好嘞!”

四人结伴离开球场,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路上,周海洋还在兴致勃勃地描述刚才对抗赛里,蓝队那个后卫被陈思晃倒时的狼狈样子,引得陈思一阵得意的大笑。陆弦则和陆辰并排走着,低声交流着一些关于校队人员和打法的问题。李浩默默跟在后面,偶尔插一句关于某位老队员的技术特点分析,或者某个战术的成功率统计。

回到306宿舍,推开门,王磊正坐在书桌前看书,听到动静立刻抬起头,脸上带着询问和期待:“回来了?怎么样?选拔顺利吗?选上了吧?”他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显然也替他们捏着一把汗。

陈思把背包往地上一扔,大喇喇地往椅子上一坐,故意卖了个关子:“哎,别提了,今天这选拔,真是……”他拖长了声音,看到王磊紧张起来,才哈哈一笑,“真是太轻松了!简直是降维打击!明天直接跟队训练!”

王磊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们肯定没问题的!恭喜恭喜!”

陆弦把换下来的球鞋放到阳台通风,语气平淡地补充了一句:“孙指导让明天下午就去参加合练。”

“哇,那说明教练特别看好你们啊!”王磊是真心替他们高兴。

李浩已经坐到了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打起来:“王磊我跟你说,现场的第一手数据简直完美!我跟你复盘一下,首先是基础测试,陆弦的折返跑成绩是xx秒,陈思是xx秒,均达到校队顶尖水平。然后是分组对抗,他们俩分开带队时,各自队伍的控球率和射门次数都显着优于对手。最后合体那十五分钟,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中前场配合,我记录了三次极具威胁的二过一渗透,两次精准长传反击……”

王磊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很多术语他听不太懂,但不妨碍他感受到这两个室友的厉害。陈思在一旁龇牙咧嘴,对着陆弦做口型:“他又开始了……”

陆弦无奈地笑了笑,拿起毛巾准备去洗澡:“行了浩哥,数据分析报告等会儿再做,先让我们喘口气。”

宿舍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对陆弦和陈思来说,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已经稳稳地嵌入了它该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