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神仙地成了匪窝,官匪通密谋打抢(1 / 2)

浊流滚滚 泾河流 3785 字 1天前

崔虎骑马来到五凤脚,见到山下的吴管事,把信送到,再三叮嘱,此事情况紧急,要求立即送上山,不能耽误,随后立即返回。

这也是大屁股十三,给土匪定下的规矩,外线的人,不能上山,消息送到,有山底线人,自己送上山,也是怕外界知道山上情况,他要内外隔绝,好长久的守住山头。

大屁股十三为了躲避官府追拿,躲在五凤山上藏匿,他也是通过这个通往川北的小路,抢窃川北各地,当时五凤山流传着一首歌谣:

上了五凤山,眼泪擦不干。想过五凤崖,魂飞向前爬。

走过五凤岭,腿软没行程,攀上五凤台,上去下不来。

进了五凤槽,插翅也难逃。住在五凤坡,日子很快活。

其实五凤山上的土匪,除了少数流氓恶棍,有着命案的真土匪外,多半是大屁股十三,带去保安队的人,他们怕报复家人,被逼的上山当了土匪。还有的抢窃时遇到身强力壮的,硬性拉上山补充队伍的。大屁股十三管人的办法很野蛮,被抓上山伺机逃跑的,打个半死,直接仍在山沟里,喂了野狼。除了少数死心塌地当土匪的,大多数是想家流着眼泪,做着违心的事。更有那些被抓上山,供男人享用的女人,整天以泪洗面。所以就有:上了五凤山,眼泪擦不干之说。

五凤崖是进入五凤坡,唯一的一条通道,是一段上下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节二尺多宽的断崖路,长几十米,一般恐高,胆小的人都过不去。就是山上的土匪背着东西行走,也是胆战心惊。掉下断崖,就会摔的粉身碎骨,尸体都没人埋。有次被抓的人在这里过不去,被大屁股十三,一脚踹下山崖,摔死后成了野兽的食物。别的人为了活命,就是爬着过去的。土匪就是让你爬也要爬过五凤崖。也就有了:想过五凤崖,魂飞向前爬的说法。

过了五凤崖,就上五凤岭,五凤岭是长达五里的石子路,乱石遍布,陡峭无路,行走艰难。它就像卧地骆驼,高高脊梁挡住前边的道路。行走缓慢,腿走得软的像面条,自然没了行程。

走过五凤岭,就上五凤台,五凤台几乎是垂直向上的石崖,没有形状的台阶,最后一节,是垂直的崖面,是用树干,藤条绑成的木筏一样的梯子,没有这个梯子,除非长着翅膀飞上去。上了五凤台,自然下不来。站在五凤台上,看前边一切都在眼底,远山也都渺小起来。可转身看到后边的山,感觉只走到山腰,高大的山头还在前边。

往上走就到了凤凰槽,传说中的凤凰槽很神奇,而实际上,就是石山体裂开一个狭长口子,山顶上边的大石夹在裂缝处自然封顶,和山体融合一起,从上边根本看不见下边的空穴,若站在一侧,就可能看见和山洞一样的洞体,也就没了那神奇的感觉。

当年凤凰槽被凿开,只是传说,现在看,就是进了石洞。进了凤凰槽的深洞,一旦封口,里边的人出不来,自然无路可逃。当年李淳风给武则天选择墓地,也许就是看中了这个空穴洞,能做墓室。道路不通,石头难凿,难以施工,可能是改变李淳风想法根本原因。凤凰飞走失灵山,恐怕是骗武则天把戏而已。后来选择梁山乾陵墓,四周开阔,便于施工,前边又有墓地基础。才选择了此地。落凤山恐怕只有天师才能想的出来。其他人没有如此神功。

过了凤凰槽,走到山坡的另一边,就进入五凤坡。五凤坡前边十分开阔,顺山坡面向前延伸一里多地,虽然处在半山腰,半圆形的长坡,是一片斜坡地,由于长期种植的缘由,在下边边沿形成平地,那翘起的边缘,下边就是悬崖。三面山环绕,一面朝沟,在石山崖下,自然形成许多不太规矩的山洞,靠山洞搭成窝棚,就能住人。山坡上有着土层,并长着许多野果树,坡底靠边有着一个从石山里冒出水的清泉,泉水流过平地,在低洼处形成一个小池塘,装满水的池塘溢流而出,又从山崖边上流了下去,这里有喝不尽的矿泉水。这里与外边隔绝,外边人也很难找到这片偏僻之地。住在五凤坡,那就是高枕无忧,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如同进了仙境一般。

站在五凤坡向对面看去,一切尽收眼底。远处山梁起伏,沟豁纵横。春季,野桃花,杏花开放,形成一望无垠的天然花园,所以对面山坳被称作桃花源,那真是名应其景,山梁一直延伸到泾河边。蜿蜒曲折的泾河,把东西山脉割断,不能相连。

由于耕牛不能进入,所以,五凤坡这片的平地,只能用锄头种点的粮食,和少量蔬菜。在土匪未进入以前,住着两户人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为了解决磨面问题,他们通过石匠,做成石磨,抬上山,装在山上,人推石磨磨面。需要布匹,食盐,就只能从山外去采购,一月也难得出山一趟。猪、羊都是背上山的崽子,养大自行繁衍,两家人过得简单快活,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

自从这里被土匪大屁股十三占领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为了能住下更多的人,他们在靠山处,搭起了更多的窝棚。除了大屁股十三和他的女人独处窑洞里有一张床外,其他人都挤在两个大棚,用麦草杆做的地铺里。吃的面粉,以及生活用品,都是从山下背上山。

大屁股十三在山脚的深坳里,名叫五凤脚的窑洞里,设了一个据点,抢来的东西,先在此集中,多余粮食送往槐庆府的《五凤粮行》换钱,其它有用的东西,再分批背上山。并把抢来的十几匹马饲养在此,并专门有少数人轮流看管,马匹进了五凤脚,没事不能出门,专人到林子割草喂养,晚上,再加上干料。五凤脚的窑洞里,有着两合石磨,专门用马匹磨面,供土匪用面粉。即使这样,这里还是不能自给不足,需要《五凤粮行》给以供应面粉。

因为大批人员住在山上,为的就是保存实力。五凤脚地点偏僻,又在山坳深处,一般很难发现。路过五凤山外的人,都怕被土匪打死,而绕道而行,所以山里消息很难外传。在通往山上的各个关口,搭有窝棚,都有人轮流把守。由于地势险要,没人接近。所以就使得这些土匪,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为所欲为。

崔老四派人送信后,激动的睡不着觉,大屁股十三能去割肥肉,那就是自己的功劳,没有他送信,那能吃到这块肥肉?他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又想到,自己已经攀上了唐文书,这不好好利用,岂不可惜?正愁花头豹,施救没处入手,高县长不在,唐文书坐堂行事大权,这不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吗?这十三爷能不能逮住高县长,还是未知,就是逮住了,能否救人,也很难说,不如双管齐下,先把唐文书拿下,这个人以后肯定能用得着,和他先搞好关系,就当为以后的事铺路。

第二天,崔老四就以朋友的身份,去县里找唐文书,继续扩大友谊。唐文书见是崔老四,昨天酒场刚认识,便客气的让座。随口问道:“崔老兄找我有什么事吗?坐下慢慢说。”他就知道这些人接近自己,肯定有所企图,果不然今天就来了。

崔老四笑着说:“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嘛。”随后放低声音说: “昨天看你醉悠悠的走了,怕你回来误事,我这就过来看看。这不好好的嘛,有县老爷的派头。”崔老四说着奉承的话语,给唐文书竖起了大拇指。

崔老四的一句话,说的唐文书心里飘了起来,不过唐文书心里清楚,这里耳目众多,人多口杂,被别人听见,说给高县长,那就是得不偿失。他慌忙用手压着崔老四,放低声音说:“这里不比在外,不该说的话,不能说,还是注意点好。”

崔老四忙说:“明白,明白,看你好好的,我就放心了。你公务在身,我就不打扰你了,看一眼就足了,我走了。”站起来要走的崔老四,走上前,在唐文书的耳边说了一句:“中午再喝两盅,咱们不见不散。”跟唐文书说完,笑着走了出去。

唐文书也会意的笑了笑,说了一声:“那就恕不远送。”心里想,被人巴结,真他妈的爽,送到嘴的肉,吃着都感到可口,有味。

崔老四出门来,又去了看守所,他就想看看花头豹什么情况,他给看门的几个银元,就见到了花头豹。

花头豹见到崔掌柜,拖着腿,一瘸一拐的走上前,火急火燎的问:“十三爷怎么不早点的来救我出去?他们是不是不管我了?”

崔老四压低声音说道:“别急,我就是看看你的情况,再想办法救你出去,你耐心的等着。”

“等个球,等人家把我身份搞清楚了,那还不杀了头?我在这里实在不能待了,你赶快想办法把我弄出去。”花头豹气愤的说,

“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能说把你弄出去就能弄出去?你耐着性子,再等等,我在想办法,别惹出事来,在这里边惹下事,谁也救不了你。”崔老四随后询问了一些情况后,就转身走了。

看着崔老四走了,花头豹也无可奈何坐了下去,他心里担心的就是,坐实他土匪的身份。几天来,他不见有人来救他出去,有点心急。在他心里,土匪历来都是自顾自,你有多大的能耐,一旦翻船,谁还想着你?看到崔老四来看他,他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此时回想起,进看守所的时候,村民把他当做土匪送来的。进门登记名字时,看守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他如实回答道:“我叫梁敦子,住在五凤梁。饿的没法,才去抢人的,我不是土匪。” 花头豹装起可怜,不敢承认自己是土匪,他也知道,土匪和一般的饥民处理,那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看守人员呵斥道:“是不是土匪,不是你说了算。抢人就是土匪,先关起来。”实际上,看守才不管你是什么人?有人会专门去弄清你是什么人?用不着自己操心,因为犯人腿受伤,只给他绑扎后,关在房子,等候处理。

崔老四回去后,出钱雇佣了一对老夫妻,给再三交待后,让他们在《醉香楼》门外等待。自己在里边包间,等待唐文书的到来。唐文书就像猫闻到腥味一样,很快就来了。两人客气了一番就入座,上菜上酒,你来我往,吃喝了起来。

就在吃喝尽兴的时候,门被突然打开,被用钱雇来的一对老夫妻扑进门来,跪倒在崔老四的面前,哭喊着:“崔兄弟,快救救我儿吧,亲戚里只有你,有本事,能和官府人说上话,求你出面说说好话放了我儿吧,求求你了。”两人哭得很伤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