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嫔得知真相后,十分愧疚,亲自到翊坤宫向如懿和林悦道歉:\"姐姐,是我糊涂,轻信了嘉贵人的话,差点害了你们。还请姐姐原谅。\"如懿笑着拉起她的手:\"妹妹言重了,只要你和孩子平安就好。\"
经过此事,颖嫔与如懿、林悦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她也逐渐明白了后宫的险恶,开始跟随如懿学习如何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生存。
然而,后宫的争斗永无止境。太后虽然在嘉贵人一事上吃了亏,但她并没有放弃打压如懿的想法。她将目光投向了新晋的豫嫔博尔济吉特氏。豫嫔出身蒙古贵族,自恃身份高贵,一入宫就不把其他妃嫔放在眼里。
太后暗中授意豫嫔与如懿作对,还为她出谋划策。豫嫔仗着有太后撑腰,在后宫中越发嚣张。她经常故意在乾隆面前说如懿的坏话,还煽动其他妃嫔一起孤立如懿。
有一次,在宫宴上,豫嫔借着酒劲,当众羞辱如懿:\"皇贵妃娘娘平日里装得端庄贤淑,不知道私下里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如懿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她还是强忍着怒气,没有发作。乾隆见状,十分生气,当场斥责了豫嫔。
林悦看到如懿受辱,心中十分心疼。她对如懿说:\"姐姐,不能再这样忍下去了。豫嫔背后有太后撑腰,若不加以惩戒,她会越来越过分。\"如懿轻轻叹了口气:\"太后是皇上的生母,我们不能与她正面冲突。只能想个周全的办法,既让豫嫔受到教训,又不让太后抓住把柄。\"
林悦沉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得知豫嫔有个弱点,就是十分迷信。于是,她派人在豫嫔的宫中制造一些\"灵异事件\",让豫嫔以为是自己作恶太多,遭到了报应。
夜里,豫嫔总是听到奇怪的声音,看到一些模糊的人影。她吓得整夜睡不着觉,精神逐渐崩溃。太后得知后,也有些慌了,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如懿趁机去看望豫嫔,假装关心地说道:\"妹妹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最近太累了?\"豫嫔看到如懿,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哭着说道:\"姐姐,我是不是遭报应了?我不该听信太后的话,与你作对。\"
如懿心中一怔,但表面上还是很平静:\"妹妹莫要胡思乱想。只要你以后不再做那些事,好好修身养性,自然会平安无事。\"豫嫔连连点头:\"姐姐说得对,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还请姐姐原谅我。\"
太后见豫嫔已经无法再为自己所用,也只好放弃了这个棋子。豫嫔经过这次事件后,性情大变,变得谨小慎微,再也不敢在后宫中嚣张跋扈。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懿在后宫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乾隆对她也越发信任,多次表示要立她为后。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
朝中突然有大臣上奏,称如懿在后宫中拉帮结派,干预朝政。乾隆看到奏折后,心中十分震惊和疑惑。如懿跪在乾隆面前,含泪说道:\"皇上,臣妾对天发誓,从未做过干预朝政之事。这定是有人故意陷害!\"
林悦也为如懿辩解:\"皇上,这些年来,皇贵妃一直尽心尽力地管理后宫,从未有过任何逾矩之举。这些奏折分明是别有用心之人的诬陷!\"乾隆虽然相信如懿,但朝中舆论压力太大,他不得不下令再次彻查此事。
林悦深知,这次的危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她暗中调查,发现这次弹劾如懿的大臣,与太后的侄子鄂敏关系密切。\"姐姐,这又是太后在背后搞的鬼。她见无法从后宫中打倒你,就想通过朝中势力来陷害你。\"林悦愤怒地说道。
如懿神色凝重:\"太后这次是下了狠手,想要置我于死地。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证明我的清白。\"林悦点头:\"我已经派人去收集鄂敏与那些大臣往来的信件,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在等待证据的日子里,如懿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许多妃嫔见风使舵,开始疏远她。就连一向与她交好的颖嫔,也因为害怕受到牵连,不敢与她走得太近。如懿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悲凉,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坚信自己一定能渡过难关。
终于,林悦拿到了鄂敏与那些大臣密谋陷害如懿的信件。这些信件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编造罪名,如何买通言官上奏弹劾。林悦将信件呈给乾隆,乾隆看后,勃然大怒。他不仅严惩了鄂敏等人,还亲自向如懿道歉:\"如懿,是朕错怪了你。让你受委屈了。\"
如懿含泪说道:\"皇上能查明真相,臣妾就心满意足了。\"经过这次事件,乾隆更加坚定了立如懿为后的决心。不久后,乾隆下旨,正式册封如懿为皇后。
册封大典那天,如懿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了皇后的宝座。林悦站在一旁,看着如懿,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年来,她们在后宫中历经无数风雨,相互扶持,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然而,如懿成为皇后并不意味着争斗的结束。后宫中的女人,依旧在为了权力和宠爱明争暗斗。而太后虽然在多次争斗中失利,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与如懿的较量。新的挑战和危机,正等待着如懿和林悦去面对。她们知道,在这深宫中,唯有紧紧依靠彼此,才能在这充满血雨腥风的后宫中继续走下去 ,守护属于她们的荣耀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