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突然检测到某文明因执着“非此即彼”而陷入认知悖论,林羽将《周易》的“阴阳爻变”逻辑注入该文明的思维系统,封闭的二元对立瞬间坍缩为包含阴阳、善恶、有无的量子叠加态。宫殿穹顶下,商代甲骨的卦象刻痕、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未来量子计算机的算法语言,共同构成文明的“逻辑宇宙”。
“文明逻辑的终极定理,”他轻声说,“是承认‘亦此亦彼’的叠加态为常态,在阴阳相荡中孕育无限可能。”钟表匠点点头,在逻辑日志中记录:“第3012号文明守护事件:解锁《周易》的量子逻辑门。”
当量子逻辑的光芒照亮宫殿,林羽回到2025年的教室。讲台上的量子逻辑沙盘正在模拟“卦象算法”,学生们用虚拟现实技术演绎“变爻”过程,阴阳爻的闪烁与量子芯片的光子跃迁形成跨时空的逻辑同频。
“老师,”有学生摘下VR眼镜,“我刚用‘变爻’逻辑解决了一个量子通信的悖论!”
林羽笑着点头,文明的量子逻辑从未停歇——就像周代巫师在蓍草演算中揭示变易之道,就像此刻量子芯片在逻辑门中处理复杂命题,人类始终在矛盾与统一的张力中,书写着文明的逻辑史诗,让每个“爻变”都成为照亮认知宇宙的逻辑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