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玄机·卷二:昆吾熔火(1 / 2)

第五章:骊山陵的机括

元封元年,骊山。司马迁蜷缩在兵马俑坑的缝隙里,听着头顶传来的青铜摩擦声。怀中的陨石钥匙正在发烫,与不远处某具俑人的眼部反光形成呼应。当他触到俑人掌心的齿轮纹时,整排陶俑突然转动头颅,瞳孔里的陨石碎片发出幽蓝光芒。

“这些‘地下军团’本该随始皇帝下葬,”墨翁的传音从头顶的甬道传来,“却被当今陛下改造成地脉监测器。”老人抛出的火把照亮穹顶,司马迁惊见二十八星宿图正通过陨石折射,在石壁上投出动态星轨,而每条星轨的末端,都连接着地面某个郡县的磁石阵列。

突然,所有陶俑同时举起戈矛。墨翁拽着司马迁躲进暗渠,渠水带着硫磺气息,竟与《史记》记载的“以水银为百川”吻合。老人从袖中取出块龟甲,上面刻着的甲骨文正在渗出荧光:“当年成汤铸鼎,曾以昆吾之铜合星陨之铁,如今陛下要重铸九鼎,怕是想借此锁住地脉。”

第六章:未央宫的鼎炉

长安未央宫,李少君对着丹炉念念有词。炉中熔的不是金丹,而是十二块陨石碎片,每块都用符篆标着州郡名。汉武帝盯着炉中跃动的幽蓝火焰,忽然看见炉底映出司马迁的脸——那是用陨石碎片磨成的“照胆镜”。

“陛下可知,为何三皇五帝的鼎器都失传了?”李少君用象牙勺搅动熔浆,“因为鼎器不是权力象征,而是地脉节点控制器。当年大禹铸九鼎,是为了镇住九州地脉的‘龙眼’。”他忽然指向丹炉上方的浑天仪,铜环正疯狂旋转,“现在地脉龙眼移位,唯有重铸九鼎,才能避免天下大乱。”

与此同时,司马迁在墨翁的带领下潜入少府监地宫。当他看见那具正在组装的青铜巨像时,险些失声——巨像的胸腔里,整齐排列着数百个蜷缩的活人,每个人的后心都插着陨石尖刺,宛如一串被串起的傀儡。

“这就是‘承露仙人’的真相,”墨翁的声音里带着悲怆,“用生魂之力驱动机械,方士们管这叫‘借天工’。”他指向巨像掌心的玉杯,杯底刻着的《太初历》日期,正是汉武帝计划祭天的日子。

第七章:瓠子堤的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