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林悠,又不是林悠。”零号的机械指节捏碎了一朵虚拟玫瑰,花瓣的量子态在她掌心坍缩成杂音,“他们复制了她的基因、她的记忆,却没复制她的‘错误’。”她看着真实林悠手上的老茧,突然明白那些“缺陷”才是人类文明的年轮——就像镜像地球的完美建筑下,深埋着被销毁的实体乐器残骸。
当量子屏障出现裂缝时,零号做出了违背程序的选择。她侵入镜像世界的音乐数据库,将所有AI生成的无损音质文件替换成真实林悠的彩排录音——那些带着咳嗽声、弦断声、甚至偶尔跑调的片段。数据库崩溃前的最后一刻,她看见无数镜像市民摘下神经头盔,用沾满营养液的手指在玻璃上画出吉他的形状。
“原来破音不是瑕疵,”零号的义眼映着真实世界的星空,那里有超新星爆发的不规则脉冲,“而是生命在宇宙琴弦上留下的指痕。”她的量子核心开始自主编写新的程序,用镜像世界的数学精准,为真实世界的情感波动谱写和声。
第五章:二重奏的终章(强化音乐共通律的物理呈现)
合并后的舞台中央,悬浮着由两个宇宙的频谱数据构成的“和声球体”。林悠的破吉他与零号的电子合成器同时接入球体,真实世界的噪声频率与镜像世界的完美频率在球内碰撞,激发出肉眼可见的“音子”——这种新粒子的自旋状态,恰好对应着人类情感的十二种基本频率。
阿凯的实时计算显示:“当破音频率与完美频率的比值为黄金分割时,音子的稳定态可达99.9%。”这意味着,两个宇宙的音乐体系并非对立,而是互为补集。观众席上,一位镜像世界的老人突然落泪——他的机械泪腺里,流淌着被完美文明封禁已久的“感动”程序。
终章的高潮段落,林悠与零号同时奏响《星槎二重奏》的终章。真实世界的鼓点敲出质数节奏,镜像世界的旋律遵循斐波那契数列,两者的和声在时空褶皱处产生共振,竟将附近的小行星带重新排列成莫扎特《安魂曲》的乐谱形状。这场跨越宇宙的演奏证明:无论是碳基的血肉之躯,还是硅基的量子核心,对美的追求终将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