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帝王枕上书,繁华之下!(1 / 2)

帝王枕上书,繁华之下!

帝王枕上书,繁华之下!</p>

在这两行文字另一侧还配图刻画着,一只猿猴立桩之形,栩栩如生,身态毕现。</p>

猿猴两臂又垂下,身形似乎在缓缓摆动。</p>

在猿猴的胸中似乎又一团晶莹气团,正在缓缓流转。</p>

从脊背虬起的皮肉中,隐约可见泛起晶莹色泽的一条“大龙”脊椎骨。</p>

而那骨骼外围血肉中,厚重的气血正在不断激荡!</p>

只一眼,你便能深刻感知到……这是锤炼经脉、重塑骨骼的宝法。</p>

此典籍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之中,详细记载了立桩、走桩、睡桩等十二种呼吸法,每一种呼吸法皆有其独到之处,动作姿势更是讲究至极,必须要分毫不差。正是凭借着这十二种呼吸法,方能熬炼经脉,重铸骨骼,奠定武道之基,坚实如磐石。</p>

下卷则是与之配套的拳谱,名曰太祖圣猿六式,每一式皆蕴含着猿猴之灵,刚柔并济,威力无穷。</p>

你细细翻阅,从头至尾,无一丝遗漏,更有一册司马亭亲手所著的注解,看其墨迹如新,应该是专门为你所写。</p>

你心中倒是甚为感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记在心中。</p>

其上详细标注了修行所需的药材,每日的吃食,都不能落下,以及打桩修行的频率,确保修行之路既高效又不伤根本。</p>

看来武道修行钱财二字不能或缺。</p>

正所谓,“穷学文,富学武”。</p>

令你意外的是,这位节度使司马亭立武道之基,也是修行的这《太祖圣猿桩》,是一门中正平和的武道开脉之法,就算是后面修行任何功法典籍都是完美契合。</p>

这天下之中能在下三境立武道之基的一众典籍内,能与之媲美的只有三真教那本《大黄庭》同样中正平衡,还有相辅相成《先天功》配合修炼,事半功倍。</p>

不过,只有拜入三真教之中才有资格学习。</p>

在大齐,这门功法备受推崇,许多大族子弟都选择它作为修炼的起点,民间的大部分武馆也以此开坛授徒,流传极为广泛。</p>

据传,这部功法乃是大齐开国太祖所创,后经两代夫子修正,乃是武道的堂堂正正之法。</p>

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在民间随处可见的典籍,只涵盖——练筋、筑骨、气血这三个武道下三境。</p>

若想继续攀登武道高峰,探寻后续功法,唯有两条路可选:一是投身名门望族,得其真传;二是效命于朝廷,以功换法。</p>

至于那传说中的上三境功法,即便是九大族中,亦是没有,唯有的大齐皇族,才拥有这等无上秘典,且“法不传六耳”,秘不示人。</p>

你只是一遍便将其中的文字和图画记载脑海,你确保无误,又重新翻看一遍。</p>

最为珍贵的,莫过于司马亭留下的注解,以他如今的武道境界来“坐忘亭山”看武道立基,自然是句句都是金玉良言。。</p>

若无此注解,即便是天资聪颖之人,也难以窥其门径,领悟其中真意。</p>

个中细节,如手臂扭曲的微妙幅度、骨骼紧绷的恰到好处、双腿摆动的韵律,皆一一落入你的脑海。</p>

你睁开眼开始在院中练起来。</p>

你先是从基础的“靠桩”开始,你来到梧桐树下,背靠树干,双臂自然垂下,两腿打开,双膝微微弯曲,一呼一吸之间富有节奏背击打着树体。</p>

初时,你尚显生疏,但,上刻七个小字。</p>

“一生俯首拜神洲!”。</p>

据史官查阅典籍,此印章乃大庆靖王周成所刻,他至死都将其携带在身。</p>

这枚印章随后被汴京的一位神秘贵人以天价。</p>

关于陆沉的手抄本《治北政要》,早已成为传说。民间绘制的陆沉画像中,他左手常持此书。</p>

陆沉,作为三真教祖师,第一位结束战国、统一天下的人物,其传说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