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观察细致入微,总能及时发现一些微小的问题。这份源于磐石劲修炼带来的敏锐感知和对细节的苛求,让“琥珀流心糕”的品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工坊里的人都服气,私下里都叫他“小玖总监”。
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线上预售一开,瞬间秒空!线下仓库门口的小桌旁,更是从早到晚排着长队。老街坊们口耳相传,甚至有人大老远从别的区慕名而来,就为尝一口这传说中的“尘封美味”。苏青的平板电脑成了热线中心,他接电话、回复咨询、处理订单、更新库存,忙得嘴角冒泡,眼镜片上的雾气就没散过,却乐在其中。
“喂?对!磐石工坊!琥珀流心糕?今天预定满了!明天请早!……什么?加钱插队?不行不行!咱们磐石讲规矩,按订单顺序来!……好好好,给您登记上明天的号!……”
工坊里热火朝天,弥漫着蒸腾的热气、甜腻的糕香、机器的嗡鸣和人们兴奋的交谈声。王婶爽朗的指令、吴大妈的笑骂、包装组姑娘们清脆的应答、蒸箱喷吐蒸汽的嘶鸣、真空包装机的节奏……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世俗的、滚烫的生命力。
在这片喧嚣的中心,却有一小片奇异的宁静之地。
李如玉盘膝坐在仓库中央那片“磐石灰”地垫上,距离热火朝天的工坊区不过十几步之遥。她依旧闭目调息,如同喧嚣海洋中一块亘古不变的礁石。工坊里蒸腾的热浪似乎到了她身周便自动绕开,只留下清凉。鼎沸的人声也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过滤,只剩下模糊的背景音。
偶尔,她会睁开眼。那双清冷的凤眸,平静地扫过工坊里忙碌的景象。
她看着王婶在蒸汽氤氲中挥汗如雨却神采飞扬的侧脸;看着吴大妈仔细过滤荷叶水时专注的皱纹;看着鹿玖蹲在包装组旁,一丝不苟地检查着糕点的样子;看着苏青对着平板电脑唾沫横飞,眼镜片上全是雾气;看着那些翠绿的小方盒如同流水线上的士兵,被迅速填装、密封、码放整齐……
她的目光里,没有赞许,也没有厌烦,只有一种深沉的、近乎审视的平静。仿佛在观察一个全然陌生又光怪陆离的世界运行法则。
曾几何时,她的大华皇宫,也拥有着冠绝天下的御膳房。那里有最顶尖的御厨,掌握着最精妙的火候,使用着最稀有的食材,只为呈上独一无二的、象征着无上皇权的珍馐。每一道点心,从选料到呈上御案,都充满了繁复的礼仪和不容丝毫差错的森严规矩。那是权力与精致的象征,是供给云端之上独一人的享受。
而眼前这方寸之地呢?
食材固然珍贵(那陈年饴糖和豆沙在她看来也属上品),但制作过程……却充满了“效率”二字。机器替代了繁复的手工捶打,统一的模具取代了匠心独运的造型,精准的计时器掌控着本该由经验与灵性把握的火候,连包装都变得如此整齐划一、千篇一律。
这……便是此间凡俗的“生产”?
她看到鹿玖拿起一块包装好的“琥珀流心糕”,递给一个排队排了许久、满脸期待的老婆婆。老婆婆小心翼翼地接过,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脸上瞬间绽开如同孩童般纯粹的、满足的笑容,皱纹都舒展开来。那笑容里,是简单的、对美味的喜悦,不掺杂任何对皇权的敬畏或对奢华的向往。
李如玉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轻叩击了一下。
这“流水线上的御膳房”,产出的点心,最终落入的是市井百姓的口中,换来的是他们脸上最本真的笑容和那一声声“好吃”、“真香”的赞叹。它不承载皇权,不彰显身份,只为满足最平凡的口腹之欲,并以此维系着这方寸之地的运转与那些忙碌身影的生计。
这与她所熟知的,截然不同。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森严等级,只有效率和满足。一种陌生的、充满烟火气的生命力,在这机器的轰鸣与汗水的咸涩中蓬勃生长。
她重新闭上了眼睛,周身那无形的清冷气息,似乎又淡去了一分,更加沉静地融入了这片喧嚣的、带着甜香的烟火人间。那流水线的节奏,那市井的欢笑,仿佛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潮汐,冲刷着她心中某些固化的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