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苏权回访印江(2 / 2)

次日清晨,段政委登梵净山,到达苏家坡。闻讯赶来的群众将他团团围住,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位曾经的老首长。段政委同群众热烈交谈,他满怀感激地说:“当年你们无私地支援红军,感谢你们的支持。”柴老仙激动地说:“见到老首长还健在,我们非常高兴,苏区人民想念你们。”段政委微笑着回应:“谢谢!希望你们很快富起来。”一句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对苏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11时许,段政委来到护国寺。他环顾四周,仿佛看到了当年独立师驻扎在此的场景。他向大家介绍:“当时我们独立师有700多人,师部驻护国寺,黔东独立团驻烂泥坳,川黔边独立团驻大园子,德江独立团驻苏家坡。11月23日晚,敌人进攻烂泥坳。我们撤退到苏家坡。24日敌人攻打护国寺,师部转移到钟灵寺,我与王师长在前线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独立师面临着敌人的强大攻势,但战士们毫不畏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与敌人浴血奋战,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

11月19日上午8时,段政委一行经板溪、天堂到木黄。到达木黄后,段政委看着这片熟悉的土地,感慨地说:“我们独立师是从沙子坡经天哨,木黄进梵净山的。”他参观了红三军政治部和红二·六军团会师旧址,走进两军领导人原住过的寝室,心中波澜起伏。他说:“贵州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人民受苦很深,革命要求强烈,红三军、红六军、中央红军都先后到贵州来过,穷人需要红军,红军需要人民,贵州人民对发展壮大红军是有贡献的。具体说,一是遵义会议、二是四渡赤水、三是木黄会师,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木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使两支红军队伍团结在一起,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午12时许,段政委在红二、六军团会师旧址挥毫题词:“黔东特区为红六军团和红三军会合创造了条件。两军会师于木黄,保持和壮大了力量,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坚决贯彻中央的路线,三军胜利完成了长征。”他的题词,既是对那段历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革命先辈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之后,他在会师旧址与县、区乡的各级负责人合影留念,留下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

下午2时许,段政委观看了六军团政治部,他指着现在的合作饭店(祝歼朋家)说:“木黄会师时,我们六军团政治部住在这里,楼上楼下全部扎满。”木黄会师后,段苏权同志任独立师政委,王光泽任师长。他回忆起独立师的任务:“独立师从沙子坡经木黄到梵净山,也驻在这里。当时主要任务是牵制敌人,保护主力转移,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独立师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他们不畏艰险,顽强战斗,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

11月20日7时,段政委即将离开印江。送行的人群早已等候在路边,大家纷纷与他握手道别,眼中满是不舍。段苏权与送行人员依依惜别,他的心中同样充满了眷恋。此次回访印江,重走当年的红色足迹,让他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他知道,这段历史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