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伯,湖北洪湖地区人*,一九一二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因家贫上不起学,每天只得拾柴放牛,做些辅助农活,在苦水里泡大。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派遣贺龙、周逸群来到他的家乡闹革命,组织工农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洪湖一带成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这时期,朱世伯积极投入打土豪、分田地的火热斗争,受到了革命的锻炼。不久他哥哥由赤卫队正式编入红军,跟随贺龙离开洪湖,转战七千里,来到湘鄂边。接着,又进入黔东,与这里的人民共同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为黔东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九三四年冬,红二、六军团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后,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从黔东苏区出发,挺进湘西。朱世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经受了革命斗争的长期考验,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与此同时,红二、六军团为培养红军干部在湖南永顺县塔卧成立了红军第四分校*,朱世伯被选拔到红校学习。由于他刻苦努力,在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结业后分配到红六军团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担任营长。
一九三五年十月,他率领该营在桑植县洪家关保卫红军医院期间,认识了卫生员曾红林,不久,他俩结了婚,成为革命的伴侣。朱世伯因作战机智勇敢,指挥有方,由营长升任十六师四十七团参谋长。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红二、六军团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在桑植县刘家坪誓师,开始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向贵州的石(阡)、镇(远)、黄(平)转移。出发前,朱世伯的爱人曾红林调到军部工作。他俩随军团主力踏上了长征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