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回忆红六军团西征入黔(1 / 2)

1934年,中国革命处于艰难的转折时期,红六军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踏上了前往贵州的征程。其目的十分明确,那便是寻找红二军团(当时名为红三军)实现会师。这一会师意义重大,不仅关乎两支队伍的力量整合,更对整个革命局势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这一刻起,红六军团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而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为革命的胜利积聚着力量。

红六军团从黔东南地区踏入贵州大地,一路历经艰难险阻。当他们抵达黄平旧州时,一场战斗就此展开。旧州城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激烈的交锋,红六军团成功打开了这座城池。在城中,他们遇到了一位法国神父,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部队决定让他跟随队伍一同前行,而这位神父也因此开启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一直随红军队伍到达了桑植。

打下旧州之后,红六军团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顺利抵达石阡。石阡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在这里,红六军团稍作停留,住了一个晚上。然而,与红二军团的联系却未能成功建立,原因是红二军团当时没有电台,在那个通讯极度依赖电台的年代,这无疑给两支队伍的会师增添了极大的困难。但红六军团并未因此退缩,他们毅然决然地继续前行。

在过了石阡的一个镇子(整理者注:可能是甘溪)时,一场意外的遭遇战打破了行军的平静。当时,红六军团准备在此宿营,却未曾料到敌人也企图在这个镇子宿营。狭路相逢,战斗一触即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整整激战了一个下午。这场战斗异常激烈,枪林弹雨交织,喊杀声震耳欲聋。红六军团的战士们英勇奋战,但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们最终撤出了战斗。

撤出战斗后的红六军团,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处境。他们朝着梵净山进发,一路上,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战士们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艰难跋涉。这是一段极其艰苦的旅程,他们走了一天一夜,体力几近耗尽,累到了极点。夜晚的山林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战士们只能用马灯照明,或是点燃竹子,借助那微弱的火光摸索前行。在这关键时刻,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一位当地的老头,在他的带领下,才得以在这茫茫山林中找到前行的方向,继续朝着与红二军团会师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