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收视率再创新高,吸引老年人上门(1 / 2)

《本地美食》播到了一半,有关苏氏小饭桌那一段的数据已经刷新出来了。

孙导习惯性地去看了一眼收视率的数据,没想到居然破了1.8%。

在做菜那个环节更是直接飙升到了2%,一直到结束切换到下一个店的介绍才掉了下来。

其实这档节目的播出了这么多年,已经积累了一大批固定的受众,收视率在本地台一直处于所有节目中遥遥领先。

但是随着电脑手机ipad各种电器的普及,大家能够观看的方式变多,电视的收视率比起从前降低了不少。

能保持在1.5%的节目都算是不错的了。

至于什么1.8%甚至到2%简直是凤毛麟角,需要靠一些噱头、明星之类的流量密码加持才能达到。

但是今晚上根本就没什么噱头,苏氏小饭桌也不是什么明星店。

大多数的人愿意看电视,都是冲着这家店本身的美食来的。

这样的成绩,确实叫人吓一跳。

“贺部长果然好眼光,这家小店往后恐怕会更加了不得了。”

孙导看着手里这份漂亮的数据,不由笑出声。

......

与此同时,许多人的家里都在讨论着今天的节目。

尤其是一些老人居多的家庭。

因为平时家里的小孩大多数都是不爱看这类的节目,今天却一个个都乖巧听话地坐在旁边,看得十分认真。

这样的变化让大人们都十分惊讶。

有些家庭里的人看了这期节目,顿时产生了想要去苏氏小饭桌尝尝的念头。

毕竟这可是连合德酒楼的夏大厨都夸奖的手艺。

就这么几句点评夸奖,一下子就让不少老人家都开始对苏氏小饭桌上心。

他们都记住了这个店名,还有做着一手好菜的年轻小伙子。

一时间不少小辈见家中长辈都有所心动,纷纷主动提出愿意帮忙打包带回来给老人们尝尝。

大大的促进了家庭的和谐与进步。

苏氏小饭桌因此再次获得了不少老人家的好感。

至于被念叨着的苏浩泽此时也看完了节目。

现场录制和实际播放效果还是有点区别。

剪辑的特效和合适的背景音乐都大大加分。

连他这个做饭的厨子看到画面里那份梅菜扣肉都有些冒口水了。

更别提坐在怀里的小朋友苏平安。

“爸爸,明天我也想吃那个大肉肉。”

苏浩泽的袖子被小朋友轻轻拉了拉,一双水汪汪的小眼睛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放心,明天你肯定能吃到。”

苏浩泽伸手揉了揉自家小崽子的小脑瓜,然后一把抱着站了起来,笑道:“不过那也是明天的事情,现在你该刷牙洗脸睡觉觉了。”

说罢,他抱着小朋友进了卫生间。

此时的苏家是一片温馨画面,但是网上却是炸了。

某博上的不少粉丝顾客看完了今晚的节目,在官方账号下发出了一条条激动的评论。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一次看《本地美食》,拍得真的很不错,以后也会经常关注的。感谢苏氏小饭桌让我发现了一个好看的节目。ps:苏老板做菜的画面真的惊艳到了我。尤其是镜头拉向梅菜扣肉的特写,有被馋哭。】

【红烧牛肉面才是真的香:呜呜呜真的没想到苏氏小饭桌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以前光觉得老板厉害长得帅做饭又好吃去了。希望老板和小朋友还有他的父母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无肉不欢的小彭:感谢苏氏小饭桌给我们带来的那么多美食,也祝愿小朋友天天开心快乐,健康成长。】

【耶耶耶这欢唱的一天:我看了这么多次的《本地美食》节目,没有哪一次像今天一样叫人惊喜。光是拍摄厨房和采访顾客那段,真的是真实又叫人感动。苏氏小饭桌值得,明天我一定要吃上新品!】

【酸奶草莓棒棒冰:最期待的那一part果然是绝了。苏老板做菜的时候那个大厨风范,动作行云流水,太赏心悦目了。我现在就特别好奇比合德酒楼还要好吃的梅菜扣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写镜头给的真的是太赞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感觉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这道菜,太诱人了。】

等苏浩泽收拾好小朋友,坐下来掏出手机刷某博的时候,底下的评论已经快要破万了。

这一波上节目,可谓是直接收割了一波来自天海市的各个年龄阶段爱好美食的群体。

尤其是中老年人这块,应该算是撕开一个宣传的大口子。

要知道退休的老人家最爱闲逛聊天,而且基本上都是三五成群的那种扎堆似社交。

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彼此分享给邻里朋友。

比如什么茶楼酒楼最多的就是老人家。

忽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叮咚了几声。

他拿起一看,原来又是几个认识的人发来的道贺消息。

【苏老弟,我看了《本地美食》的这期节目,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恭喜恭喜啊!】

——卖肉的李老板

【梅菜扣肉做的很诱人啊,看完我都馋了。竖起大拇指jpg.】

——晨光杂志社欧阳主编

......

【苏老板,恭喜恭喜。】

——周鸿

挨个回复了一下信息之后,苏浩泽又看了看银行卡里的钱,等再多攒一点就可以开始考虑开分店的事项了。

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和畅想,他回了房间躺下闭眼睡了过去。

一夜好梦。

醒来的时候苏浩泽揉了揉惺忪的睡醒,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

就连开店门的时候,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刚来上班的蒋玉珍、刘志远还有金琴几人都能感受到从老板身上散发出来的喜悦。

昨天晚上的《本地美食》节目他们在家也同样看了。

尽管每天都在店里干活,也都能见到老板做菜的场景。

但是就是感觉节目里播放的画面更加的吸引人。

尤其是特写的镜头,扫到梅菜扣肉的时候。

刘志远更是馋的直接掏出了压箱底的泡面。

老板牛逼!

想来今天的生意应该会更好。

果然还不到十一点,门口就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排起了长队。

苏浩泽刚指挥着刘志远把蒸好的一碗碗扣肉端出来,就听到出餐的窗口被人敲了敲。

“老板...”

蒋玉珍跑过来小声喊道:“您要不要出来看看。”

“行,你等我一下。”

苏浩泽见蒋玉珍面露迟疑,点了点头,冲着刘志远又低声吩咐了几句,才走出厨房。

他抬眼朝外面看去,排队的人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以前最开始苏氏小饭桌的顾客主要是附近的学生还有一些家长,后来逐渐变成了上班族居多。

后来是大学生和一些附近住着的中年人。

主要面向的还是年轻群体,排队也都是这些年轻人更多,很少能看见几个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