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在小操场附近的小亭子,阳光温柔而慵懒地照了下来,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现场的气氛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惬意。
谢美玉带着两个社工,陪同着周旭这边准备开始对几位老人进行采访。
采访的提纲全都是围绕着老人社区的环境、生活来展开的。
看起来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谢美玉认真地看了好几遍,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
“谢主任,那我们开始了?”
周旭把谢美玉的表情看在眼里,脸上却还是一片平静。
“开始吧。”
谢美玉跟两个社工退出了镜头能拍到的范围,默默地看着。
不远处的树下,苏浩泽跟李正华也注视着这边的动静。
他们两人的身旁还站着一个陌生的面孔。
是来自晨光杂志社的凌春。
比较擅长制造热度话题,对于如何抓住流量这一块比较有经验。
对于一些网络热点用词也比较敏感。
这人是苏浩泽特意请来帮忙的。
本来他打算让姜明辉帮忙,毕竟两人关系更为熟络一点。
但是一听到苏浩泽要做的是什么事之后,姜明辉却主动推荐了自己的同事凌春。
就连欧阳主编也是同样的建议。
说凌春对于如何抓住流量,引爆话题有自己的一套。
眼下三人正通过电子设备,听着小亭子那边的采访对话。
凌春的目光锐利,紧紧盯着周旭的表情跟动作进行观察。
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些异样的情况。
然而随着第一位老人的采访结束,都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周旭的言行在业余记者中算是比较优秀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恰到好处,没有让老人家感到任何的不适。
显然经验很丰富。
这一幕落在谢美玉的眼中,让她不禁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他们太敏感了,亦或是认错了人。
也许面前的周旭并不是那个黑红的主播,真的是出于善意想要帮助老人社区。
怀着矛盾的心情,谢美玉继续看了下去。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老人家的采访结束了。
终于轮到了最后一个,此时的谢美玉已经放松了戒备。
“徐奶奶,你家的儿子一般什么时候会来看你呢?”
周旭温和的声音从电子设备里传了出来。
这个问题他也问过之前的采访的老人们,所以并不稀奇。
但是凌春的敏感雷达却启动了。
因为这个问题并不在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里。
按照原本的采访提纲轮到这位徐奶奶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应该是你在老人社区住了大半年,对这里的感觉怎么样。
“怎么?有哪里不对吗?”
苏浩泽察觉到凌春的神情有异,立刻打起了精神问道。
“他换掉了问题,跟提纲里不一样。”
凌春把手里那份复印过来的采访提纲翻到了最后一页。
一般这种采访如果忘记了提纲,是可以暂停看一眼再继续问的。
又不是搞直播,不需要全程一遍下来。
而且从刚才周旭的采访表现来看,是不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才对的。
凌春有理由怀疑,对方就是故意的。
而他的目的就在这最后一场采访里。
果然下一秒,徐奶奶回答完之后。
周旭的表情变了。
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
说明这个回答是在他的计划之内。
紧接着是第二个问题。
就跟采访提纲一样。
然后第三个问题,再次变了。
就这样五个问题问完,采访结束了。
“这个人是有点小聪明。”
凌春拿着笔在采访提纲的最后一页上写写划划了几笔之后,似乎心里已经有些想法了。
站在旁边的苏浩泽跟李正华却还是一头雾水。
“你发现了什么?”
苏浩泽好奇地凑过去看了一眼凌春在纸上写着的东西。
只有几个关键词。
老人、家庭、门禁。
“这是什么意思?”
这三个词,能组成什么?
苏浩泽还是没有头绪。
“等会那个主任回来了,一起解释。”
凌春没有过多解释,只是举起手上的照相机对着小亭子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不再关注那边的情况了。
半个小时后。
谢美玉回来了。
“苏老板,你发现什么了吗?”
“我咋感觉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是不是咱们多心了?”
她陪同观察了一整个采访。
就是很普通很正常的流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那你知道他改了采访提纲吗?”
“啥?”
谢美玉此时才注意到苏浩泽的身旁多了一个陌生的面孔。
“这位是?”
她面露疑惑。
“你好,我是晨光杂志社的凌春,这是我的工作证。”
凌春礼貌地伸手打了个招呼,然后掏出了口袋里的工作证件。
上面还盖有晨光杂志社的红章。
看着比周旭露来的工牌正规多了。
“你好你好,凌记者。”
谢美玉没想到一天之内,老人社区里来了这么大人物。
晨光杂志社,她还是知道的。
在天海市很有名气。
算是比较老牌的杂志社了。
老人社区里有些老人喜欢看着报纸杂志之类的纸质刊。
其中最受欢的一个刊就是来自晨光杂志的美食栏目。
“你刚才说啥改了?”
“我全程听下来,没有啥问题啊。”
谢美玉完全没有察觉到凌春所说的问题。
这也是周旭小心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