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南盛西路37号店铺。
苏浩泽看着已经装修完毕,布置妥当的新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老板,新店的开业预告要现在发吗?”
金子明站在后面小声地问道。
“不急,我们再检查一遍店里的电器设备这些东西,顺便再见一见新店的这些员工,开个动员大会。”
“保证后天开业能顺顺当当的。”
话音刚落,就听到身后响起了一串脚步声。
“老板好!”
新店的十几个员工包括店长全都到了,排排站在店门口向苏浩泽问好。
“两天后,咱们这家新店就要开业了。”
“希望大家都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面对,牢牢记住苏氏的服务理念还有员工守则。”
“一个月结束后,表现优异者,我会额外再发一份奖金。这是单独新店才有的特殊福利,也算是我对你们的鼓励与打气。”
“另外还有一点我要再强调一遍,苏氏内部也有晋升渠道,只要你们表现好就能优先升职。往后苏氏还会开更多的家分店,能不能给自己挣个更好的前程,就要你们自己把握了。”
“都听明白了吗?”
员工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明白了。”
“很好,现在大家先进去按照之前培训的试一遍营业流程,把开业要出的菜品都做一遍,机器设备都要再检查一遍。”
“正好也让我们店里的员工们尝尝几个厨师师傅的手艺。”
这话一出,员工们都干劲满满地走进了店里,准备好好表现一番。
苏浩泽将视线转向站在一边店长常铭,语重心长地说道:“常铭,你好好干,说不定还能给你家小孩挣套小房子。”
常铭是苏氏小饭桌的老员工了。
从苏浩泽开第一家店开始就跟在身后工作,如今也算是培养出来了。
正好他的老家也在丰州,索性就带着老婆小孩回来发展。
这么些年一直把老人留在老家,常铭的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嗯嗯,老板我一定会用心干的。”
常铭看向苏浩泽露出了感激的神色,继续说道:“要不是您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我们一家五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呢。”
“去年的时候家里老太太的身体就不太好,可是我跟我老婆也没办法,不敢回来。”
“丰州这块的经济条件,实在不如天海市那边。”
“我又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人,当时就想着多赚点钱让老人过得舒服点,小孩上学条件好点。”
“可惜事事难两全。”
说到这里常铭眼睛有些发红,像是又回忆起了往日的那些心酸与艰难。
“胡说,你要是没点本事,能回来当店长?”
苏浩泽见不得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样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能照顾好小家,孝顺老人,疼爱孩子与妻子,让大家都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就已经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是很大的本事了。”
“总之真的谢谢老板,等我家老太太从医院回来,到时候再请您来家里吃饭。”
常铭认真地说着。
“行啊。”苏浩泽也没有推辞,一口答应了下来。
店里面员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五个厨师有商有量地安排着等会出餐的菜品顺序。
负责饮品窗口跟外卖打包窗口的三个员工正在整理跟清点柜台下面柜子里装着的一次性打包材料。
还有堂食的用餐区,也有四个员工正在对桌椅进行检查。
团结一心,积极为新店的营业做最后的训练准备。
......
两天后,上午八点。
南盛西路的苏氏小饭桌店门大开,肉类、蔬菜类、水果类的供应商准时上门送货。
一筐筐新鲜的食材被抬进店里。
两个员工正拿着打扫工具,对用餐区进行最后的清洁。
“水果的来这边。”
短头发的女生小李冲着正在搬货的小哥喊了一句,手上拿着货物清单,正一丝不苟地核对着。
“请问蔬菜是放哪里?”
另外一个送货的小哥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细汗开口问道。
小李看着脚边的水果筐,用黑色水笔一项项划着,抬头看了一眼不知道该把蔬菜放到哪里去的小哥一眼,然后扭头冲着厨房那头喊道:“兰兰过来帮忙点一下蔬菜。”
“来了。”
厨房里有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子跑了出来,手上还拿着一只黑色水笔,看向面前的几人问道:“哪个跟我来对一下蔬菜。”
“我!”送蔬菜的小哥连忙举手,随后搬起蔬菜朝那名店员走去。
这一幕被苏浩泽在后面看个正着。
不错不错,店员们懂得互帮互助,这点很好。
虽然苏浩泽给每个人都划分了自己的工作范围,谁负责什么,谁做什么。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固定死了的。
只要是上班的人都懂,有时候要灵活一些。
遇到紧急的情况,搭把手帮个忙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今天三家的食材都是同一个点送上门的?”
“全都扎堆在这里点货,刚打扫完的地方又有些不干净了。”
苏浩泽还是发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般来说肉类跟水果要先送过来比较好,两者前面一个需要提前开始处理,制作菜品花费的时间会比较多。
而后面那一个则是因为饮品营业的时间与卖盒饭的营业时间不一样,会提前开始。
所以水果也要早些送上门。
在他看来今天明显是送晚了,还跟蔬菜撞上,弄出了一个交通拥挤的状态。
“这一点确实我疏忽了。”
常铭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连忙打电话给供应商重新约送货上门的时间。
苏氏的员工们如今统一都是七点开始上班,下午有一到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