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一个参将拿着一张画打开在三人面前。
是一个老头的画像,鹰钩鼻子,国字脸,眼中勾勒有几分阴柔。
“太监!”说完苏小楼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
谁知老太监不仅不恼,反而笑起来,道:“你这小崽子也懂画?”
见此,苏小楼松了一口气,他就怕戳到这老妖人的痛点上,“略知一二,跟随父亲学过两年!”
老太监用毛巾擦了把手,端起侍女送过来的热酒一饮而尽。
“太监,也恰当。此人是昔年莫家军前锋大将,边军第一箭术高手,打仗时候伤了命根子。比之杂家还要凄惨三分,哈哈!”
听这老太监如此笑声,恐两人恩怨不小。
“莫非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黑衣箭神莫寻川?”锦衣卫指挥使石白书惊讶道。
庭尉校尉常虎也颇为意外,“传言此人不是早就被仇家所杀?”
“嗯,不错。此人便是杂家当年所杀。”老太监说起来语气中有得意之色。
苏小楼就奇怪了,既然被你所杀,何故活捉之说?
“既然人已死,为何还要观他画像?”
“此事说来话长,其中隐秘涉及宫中秘事,咱家也不便与你们说。此人修炼一门邪门的魔道功法,当年被咱家一掌震碎心脉后,尸体被宫中之人带走,定是寻了灵药加上那邪门的功法活了下来。”
常虎和石白书听得这样的秘闻,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惊悚。
难道传言中,镇北将军府那位皇帝当年亲封的少年将军,入京整顿御林军和京城城防兵丁,真的是要大开杀戒吗?
“既然是宫中之人带走,为何大人又要煞费苦心活捉此人?”
看起来确实自相矛盾。
老太监却将目光看向常虎、石白书二人。
二人吓得一哆嗦,均是急忙抱拳行礼道:“我等定当用心办差!”
老太监满意点点头,继续道:“你二人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可。”
老太监起身又下了温泉。
“本来咱家一心军务,手握军权,监视边军动向。原不该插手内务政事,但皇上亲自给杂家下了三道密旨,命令咱家亲自处理此事。并钦赐内廷衙门不论品级、身份有先斩后奏之权。但鞑子和大月族蠢蠢欲动,咱家也不能因小失大,调动军情司入关,所以须你锦衣卫和廷尉司配合。”
说到这,老太监停顿了一下
“但是你们要杀何人、要办何事,无须报给咱家,若须调动军队行事,可持该护符调动木南府周围驻军。超过两千人,须先报咱家同意后,方可调动。”
常虎、石白书二人心里已经掀起惊涛骇浪。
将军士端上来的两枚玉制虎符拿在手中后,顿时有一种大权在握之感。
作为皇帝经办见不得光的事务机构,权力虽大,但依赖于皇帝及宫中权势皇族的喜好,并无政治地位,得失生死全在一语之间。
加上这些人了解权力结构和王朝运行的机制,苦于手中人员多擅长缉捕、审问、暗杀等。
稍有出格,就会被朝中大臣闻风弹劾。
大多只能做些见不得光的事,明面上想立功积累政治基础是极难的。
建立在泡沫上的权利,惠及不了子孙后代,而且稍有不慎举族皆灭。
如今得战斗力强悍的边军调动指挥之权,凭借手中掌握的情报,建功立业唾手可得。
心中如何不激动!
不过皇帝赐这老太监内廷的先斩后奏之权,不就是对锦衣卫、廷尉司、六扇门、钦天监等三监六司十二府衙门有督杀之权?
本次离京来木南府,办差为辅,主要还是揪出潜伏在各自衙门的内奸为主。
皇帝这是担心这些机构趁机清扫异己,遂将天子之剑赐予这老太监。
这话也有警告之意。
当下齐齐凛然道:“我等定不负圣上所托!”
二人说完,便行礼退下,并与一旁的苏小楼眼神又打了个招呼。
“你这小崽子,听那么认真做甚。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执王者之剑,威加四海,莫要去学这些酷吏行事。”
“这二人是锦衣卫和廷尉司第一高手,叫你前来,是认认人。后夜之事莫寻不着头脑。”
见苏小楼还要说什么,不耐烦打断道:“好了,下去准备一下,好生休息。此次行事凶险,若我二人侥幸不死,定向圣上给你讨份赏赐!”
苏小楼闻言,心中一阵骂娘,你这老妖人又来吓唬人。
不过心里也是暗暗发苦,见老太监面上不像玩笑之语,恐后夜之事确实太过凶险。
当下谄媚笑道:“大人,这份富贵能不能不去考秀才?”
老太监凌厉的眼神看过来,吓了苏小楼一跳。
“你这小猢狲,当这是什么。跟咱家讨价还价,滚!”
“好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