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九幽覆灭北狄,凯旋归朝之后,其声望和在军民中的影响力,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她虽然“淡泊名利”,拒绝了皇帝的大部分封赏,只“求”了一个清静的别苑“潜心修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曾经的废后,如今已是整个大燕王朝实际上的“无冕之王”。
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能轻易地影响朝政的走向,甚至皇帝的决策。
这种情况,自然引起了朝中一些顽固保守势力和皇族宗亲的极度不安和强烈反弹。
在他们看来,慕容琉璃一个女人,即便立下了不世奇功,也不应该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和声望。这不仅有违祖宗礼法,更是对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的严重威胁!
“陛下!慕容氏一介女流,如今功高震主,威望甚至盖过了陛下您!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啊!”
“是啊陛下!自古以来,女子干政,牝鸡司晨,皆是亡国之兆!慕容氏虽有大功于社稷,但其野心勃勃,不得不防啊!”
“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慕容氏手中兵权,削其封赏,令其安心后宫,相夫教子(虽然她现在没丈夫也没儿子),方能保我大燕江山永固,社稷安宁!”
一群以御史大夫、礼部尚书等为首的“忠贞”老臣,联合一些平日里养尊处优,担心自己地位受到威胁的皇族耆老,开始频繁地向皇帝萧玄上书,痛陈“女子干政”的危害,要求限制凰九幽的权力,甚至有人暗中提议,应该效仿前朝故事,将这种“功高盖主”的“功臣”,秘密赐死,以绝后患!
面对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们的“肺腑之言”,皇帝萧玄再次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和两难之中。
一方面,他确实对凰九幽那日益增长的声望和影响力感到忌惮和不安。他害怕自己会成为一个傀儡皇帝,更害怕慕容琉璃会生出不臣之心,觊觎他萧家的江山。
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地依赖着凰九幽的智慧和能力。他知道,若是没有慕容琉璃,他根本无法坐稳这个皇位,更别提开创什么盛世了。而且,他对凰九幽那种复杂的情感,也让他下不了狠心去对付她。
就在萧玄摇摆不定,犹豫不决之际,那些顽固保守势力和皇族宗亲们,却已经等不及了。
他们看出了皇帝的软弱和顾虑,决定铤而走险,暗中策划一场针对凰九幽的“最后阴谋”,务必要将这个“心腹大患”彻底铲除!
他们的计划,可以说是“周密”而又“歹毒”。
首先,他们打算利用皇帝的名义,在宫中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或者其他名目的宴会),邀请凰九幽出席。然后在宴席的酒菜之中,下上一种无色无味,发作缓慢,但一旦毒发便无药可救的奇毒,让凰九幽在不知不觉中“病逝”。
如果下毒不成,他们还准备了后手——在宴会结束,凰九幽返回别苑的途中,安排一批武功高强的死士进行刺杀,务必做到一击必杀,不留活口。并且,他们还会事先买通一些禁军将领,在刺杀发生时“恰好”玩忽职守,或者“救援不力”,将责任推卸干净。
甚至,他们还考虑过,若是刺杀也失败了,就散布谣言,说凰九幽与北狄余孽勾结,意图谋反,然后鼓动不明真相的军队和百姓,对凰九幽群起而攻之,将她置于死地。